近年來,蘭州高新區高度重視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歸國留學人員和港澳臺僑人士等統戰工作,著眼于教育引導、培養使用、組織建設、健全機制、實踐創新等方面,搭建平臺激活新動能,攜手奮進建功新時代,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教育引導方面,強化引領,牢牢抓實思想認同和政治認同。把聯系各階層、各方面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各種聯系渠道、工作平臺和網絡媒介,采取正面宣傳、典型引路、對口聯系等方式,引導他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省、市委堅強領導下,一心錨定使命任務、蓄勢聚力創新發展,確保中央大政方針、省、市委決策部署在蘭州高新區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在培養使用方面,搭建平臺,有序推動參與政治服務社會。2019年以來,蘭州高新區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路徑,組織相關單位和企業赴德國參觀中德科技園,學習交流園區管理經驗。鼓勵海默科技、中農威特等企業主動拓展海外市場。成功舉辦蘭州美麗健康產業博覽會暨第五屆西北國家美妝產業博覽會。新組建甘肅省中藥現代制藥工程研究院等3家產業研究院、西脈康復醫療器械健康產業創新工作站等8家創新工作站。與市人社局、城關區共建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辦創業沙龍、創客訓練營等培訓活動200場(次)。萬人擁有本科學歷以上人數達到3320人,萬人R&D人員數達到125人。截止2019年底,全區各類經營主體達到1.4萬家,現有人才總量達到9.1萬人,其中碩士或副高級以上職稱人才2500多人,海外歸國高層次人才120多人,享受國務院特貼82人,省、市領軍人才120多人,柔性引進集聚20多位院士、100多名博士協同創新,吸納各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2萬多人。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優勢和特長,先后推薦歸國留學人員王珠銀教授擔任蘭州肽谷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支持車團結博士在歐美同學會任職,從無黨派人士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歸國留學人員和港澳臺僑人士中推薦相關企業負責同志擔任各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推薦優秀共青團員39名,吸納優秀共產黨員930名,推薦23家具有上述屬性的企業為區級文明單位、1家為市級文明單位、1家為國家級文明單位。
在組織建設方面,實施“四大工程”,打造“四大品牌”。蘭州高新區注重在兩新組織中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區“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3.56%。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打造“人才標兵”品牌。定期培訓黨建專干,培訓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全面加強黨員線上線下學習。實施基礎保障工程,打造“層級管理”品牌。創新管理模式,樹立大抓支部建設的鮮明導向,針對園區、孵化器、科技企業、行業聯盟、研發機構、建設項目等不同組織形態,按照屬地管理為主、行業管理為輔的原則,理順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構建高新區黨工委——非公企業黨工委——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站——企業黨組織“四級聯動”的黨建管理新模式。實施典型引領工程,打造“黨建示范”品牌。按照“對標創新創業、聚焦服務發展、打造戰斗堡壘”的理念,從全區“雙強六好”企業中,選樹區級非公黨建示范點,推薦市級非公黨建示范點。實施精神豐富工程,打造“黨建+N”品牌。比如,積極探索開展“黨建+三崗聯創”、“黨建+志愿服務”、“黨建+創業”、“黨建+扶貧”等活動,逐步將這些活動固化形成長期堅持的黨的制度,在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健全機制方面,加強工作聯系,提升服務水平。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重點企業、重點對象工作機制,深入開展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摸底調查和數據收集工作。以科技孵化大廈、創新園、電商孵化大廈、高新大廈、2025創新驛站、留創園雁灘孵化基地、彭家坪基地等為載體,開設企業路演基地、創客孵化基地、電商培訓基地、雙創孵化基地,為新模態企業從業人員開展各種活動和業務培訓提供幫助。
在實踐創新方面,打造搭建平臺,釋放孵化新動能。為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蘭州留創園完善孵化載體,依托海歸高層次人才建設蘭州肽谷,打造“1+5”平臺。建好省部共建創新創業平臺。按照小微科技企業孵化器、智能制造、信息產業和生物醫藥類產業加速器的功能布局雁灘基地,配備1400m2會議中心、2000m2餐飲中心以及文印、物業等服務設施。搭建肽谷應用研究平臺。自2019年7月成立蘭州肽谷研究院以來,研究院針對腦瘤、胃癌、肝癌、白血病等30個靶標全面開展多肽生物活性分子的篩選工作,已篩選到20組活性分子。目前,已完成3640m2的蘭州肽谷生物重點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擁有各類試驗設備儀器80余臺,總價值超過1200萬元,當前90%的試驗儀器設備已完成安裝調試,已正常運行。現在,實驗室已開設包括腫瘤創新藥、抗生素、腫瘤和診斷、腦瘤創新藥、生物農藥等10個多肽篩選研究室。籌建科技金融和產業資本平臺。為解決蘭州肽谷建設融資矛盾突出的問題,激活知識產權在資本化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從管長遠、管根本的角度出發,籌建設立蘭州肽谷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基金以應用研究、成果轉化、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產業園建設為主開展資本運營。目前,已與省國投公司、興隴基金、金城資本、浙商銀行、甘肅銀行、蘭州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和上市企業對接洽談,仍在積極籌備。成立國有資產運營平臺。以肽谷公司為載體,發揮平臺功能,圍繞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整合,專注資本運作、資產管理,為蘭州肽谷建設、人才引進、投融資和政策引導做好服務工作。肽谷公司現與留創園管理中心合署辦公,下設辦公室、項目發展部、孵化保障部、肽谷項目部。設立人才技術交流平臺。圍繞新藥研發、藥物篩選和代謝等課題,設立肽谷論壇,通過聚焦多肽藥物創新與前沿技術交流,提升蘭州肽谷在世界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品牌和關注度。謀劃蘭州肽谷創新港和肽谷產業園建設。肽谷創新港以肽谷研究院為核心,打造占地面積300畝的集科研、孵化和高端服務為一體的應用研究轉化平臺。產業園以肽谷孵化培育出的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為基礎,擬分為5個子園區,生物制藥產業園、中藥精細化加工產業園、大健康產業園、醫美產業園、生物農藥和有機肥產業園。
在示范引領方面,打造特色亮點,形成高新區統戰工作品牌。以蘭州留創園為代表的創新創業載體,非常重視對知識分子特別是歸國留學人員的支持。強化留學人員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文化自信。蘭州留創園重視留學人員的愛國主義教育。依據《甘肅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手冊》,在孵化基地內,成立聯合黨支部2個,黨支部3個,確定專職黨建工作人員,徹底解決入駐企業黨建工作有人抓的問題。多緯度、全方位開展思想政治引導工作。以聯誼會、交流會等形式做好統戰工作。定期組織學習和深入交流、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組織參與社會公益性活動等方式,宣傳解讀黨對歸國留學人員的各項方針政策。2019年,組織肽谷論壇12期,吸引相關學者及科研人員近千人。開展義務植樹及松鳴巖拓展訓練主題的黨日活動,邀請入駐企業參加留創園“海歸情·肽谷夢”茶話會,讓留學人員實時了解國情民情,形成文化環境上的歸屬感和文化屬性上的自豪感。不斷改善科研環境,促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在科研項目申請和創業資金支持方面,建立協調機制,增加保障途徑,簡化申報程序;依據蘭州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1+4+7”等相關政策規定,優化、制定《中國蘭州留學人員創業園雁灘基地房屋租金優惠辦法(試行)》等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對海歸創新創業人才給予一至三年不等房租優惠,最大程度支持海歸人才創新創業。提升創業孵育能力,完善孵化服務機制。2019年,成功舉辦了在孵企業科技惠企政策宣講會、知識產權申請實務及相關政策解讀會,為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就業提供咨詢和幫助;另一方面,擴大服務范圍,由單一服務方式向決策咨詢、產業導向、資產管理、產權保護等專業型服務延伸。組織留創企業參加HR業務培訓、統計培訓、大講堂等10次;組織企業參加蘭洽會、蘭州科博會、高新區“多對多”項目推介會等活動,并帶企業代表赴青島學習考察海爾、海信等名企,還組織企業參加“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初賽,有5家企業晉級甘肅賽區決賽。(張振東)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