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西協作"結碩果 新品種"津柳早紅"桃香來襲

麥積融媒體記者 (李欣 張晟斌 )2019年,麥積區依托天津幫扶資金,引進“津柳早紅”新品種桃苗6000株,在東岔鎮、伯陽鎮建立桃產業園,經過一年多的辛勤經營,目前,產業園即將進入采摘季節,實現“當年栽植、次年見果”的目標。

麥積區“津柳早紅”桃產業園占地共53.8畝,總投資90萬元,主要種植從天津學香果蔬有限公司引進的新品種桃樹。 6月初的東岔鎮光照充足,“津柳早紅”桃產業園的3100株桃樹眼下長勢正好,粉紅色的桃子掛滿枝頭,桃香濃郁。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再過一周,桃子將可采摘上市。

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技術員盧希文介紹說:“我們產業園采用的是雙斜干模式,光照會比較充足一些,而且我們這種桃子相對我們本地品種的桃子,產量高一些,口感和硬度要更先進一些。”

據了解,為有效發揮產業園帶動脫貧作用,“津柳早紅”桃產業園的建設采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模式,每年為貧困戶進行保底分紅,貧困戶年均可增收大約172-258元,產業園盈利見效后將為貧困戶進行二次分紅,有效帶動伯陽鎮半坡村、東岔鎮乍嶺村1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

麥積區東岔鎮乍嶺村村委會主任李永紅說:“我們這個扶貧產業園是天津西青區對口幫扶我們乍嶺村,每年產業苗木總價是十五萬五,分紅按10%,72戶貧困戶按照8%來分紅,2%用于合作社的管理和各方面的培訓費用。”

同時,產業園采用靈活用工形式,吸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陪讀家長就近就業。乍嶺村村民趙淑艷從開園之初便在產業園工作,一年多來,她一邊照顧著自己的兩個孩子,一邊在產業園學習果樹管理技術、賺取收入。2019年,趙淑艷一家順利脫貧,年收入實現翻番。

趙淑艷告訴記者:“來產業園能帶孩子,照顧家庭,還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和技術,給家庭也帶來了很好的收入,讓我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
目前,產業園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陪讀家長60余人,人均月收入達15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貧困戶收入。

另外,為更有效的解決桃子上市后的銷路問題,麥積區扶貧公司提前著手,積極搭建電商銷售平臺,拓展銷售渠道,為蜜桃產業在麥積區的發展奠定基礎。
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林果產業部部長張世杰介紹說 :“ 預計今年的畝產量能夠達到500斤左右,今年這個桃子銷售,咱們通過和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雙創學院進行一個合作,已經在線上開始預售,同時咱們的桃子銷售依托天水市麥積區農特產品,在蘭州開了一個消費扶貧體驗店,通過店里的銷售,讓咱們這個“津柳早紅”桃,也能夠走向咱們的省會城市蘭州。”

隨著產業園進入采摘季,代表著“津柳早紅”新品種桃在麥積區試種成功,也表示西青麥積在果樹新品種、新技術方面交流合作的進一步加深,在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豐富麥積區桃品種資源方面有重要意義。下一步,西青麥積將繼續發揮兩地自身優勢,深入開展產業對接,進一步加強農業產業化合作,持續增強麥積區果品產業發展后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相關新聞
- 2020-06-052020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麥積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 2020-06-04張智明主持召開麥積區委常委會會議
- 2020-06-04麥積區召開冰雹災害生產自救工作會 張智明 成少平出席并講話
- 2020-06-04麥積區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約談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