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脫貧攻堅】甘江村村民家門口務工精神爽

進入夏季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在節假日去農村避暑的市民越來越多,作為全國鄉村旅游觀測點、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旅游示范村的麥積區甘泉鎮甘江村就成了鄉村避暑游的勝地,而村民們也比往常更加忙碌。
5月31日,當第一撥游客到達甘江花園種植基地時,今年62歲的五保戶安工作已經給花圃澆過水,松過土,正打算去麥子地除草。他看著興致勃勃的游客和基地越來越美的景色,內心無以言表。
“本來向我這種孤寡老人對生活已經不抱希望,日子能推一天算一天。但是自從被村里推薦到基地務工后,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心情好了,身體棒了,還能憑著自己的雙手掙工資了,讓我覺得我這老漢也不是一無是處。”安工作走到麥子地看著長勢旺盛的麥子說,你看,這些麥子現在不僅僅是糧食,它在成熟之前卻是拍照片的好背景,那些前來拍婚紗照和親子照的市民可喜歡了!

看著安工作滿臉的笑容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記者被深深觸動,當一個村子的兜底戶都能有如此的良好狀態,那這個村子還有什么克服不了的脫貧困難呢?
由對生活失去信心到對未來充滿希望,由家境貧困潦倒到靠著雙手脫貧致富,由祖祖輩輩守著口糧薄田到另辟蹊徑謀求發展,甘江村村民從精神狀態、經濟收入、發展思路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能在家門口務工的生活狀態讓和安工作一樣的兜底戶和由于各種原因無法脫身外出謀生計的貧困戶有了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
甘江村的孝順兒媳許亞麗便是其中之一。
許亞麗家里5口人,上有常年生病服藥的公婆,下有不諳世事的兒女,平時就務農和照顧公婆就夠她忙碌的了,家里的經濟來源多數還是要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支撐,為此,許亞麗家里成了因病致貧、缺勞力致貧的貧困戶。
近幾年,在幫扶政策的扶持下,許亞麗家里的情況大有改觀,兒子成年后也能務工掙錢了,她除了照顧公婆外,在村里的農家樂找了一個不錯的工作,一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完全夠公婆的醫藥費和家里的日常開銷,這讓許亞麗成了家里的攢勁勞動力。
“過去,農村女人能有工資收入的就很少見,尤其在家門口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想都不敢想,但現在在我身上都實現了,不管多苦多累心里是甜的,人是精神的。”許亞麗說,家里已經脫了貧,攢的錢準備給兒子娶媳婦。許亞麗穿著干凈整潔的工服,眼里充滿了光芒。

借著發展鄉村旅游的契機,甘江村村民既在家門口就了業,還帶動發展起了種養殖等產業,實現了有產出,可就業,能致富的發展目標,不僅讓村里145戶628人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而且還成了遠近聞名的產業發展示范村。
據甘江村黨支部書記張旭平介紹,甘江村立足村情實際,把發展果蔬種植業和勞務輸出產業及鄉村旅游業作為群眾致富的突破口,依托甘江村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先后引進森泰蔬菜公司、嘉園果蔬公司、偉強農技公司和百佳信果品合作社等四家企業,采取企業+基地+貧困戶形式,幫助貧困戶改造舊果園320畝,發展草莓采摘種植108畝,帶動貧困戶就近就業百余人。聯系區直部門,對果農進行果園管理技術培訓8期400多人。積極為貧困戶提供勞務信息,聯系合作社就地輸轉貧困戶人員31人,年創勞務收入30萬元左右,帶動貧困戶年人均增收2750元左右。
群眾有就業,脫貧致富就有希望。如今的甘江村,依托采摘園、農家樂等大力發展生態觀光休閑旅游業,吸引了周圍廣大民眾觀光旅游,而村民的就近就業進一步激發了村民發展活力,提振了村民的精氣神,增強其造血功能,有效帶動貧困農戶走向發展之路。
相關新聞
- 2020-06-11麥積區開展征兵宣傳進校園活動
- 2020-06-11甘肅省促消費系列活動暨麥積區消費季啟動
- 2020-06-10麥積區2020年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渭源縣舉辦
- 2020-06-10麥積區召開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