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的最后階段,麥積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小康源自奮斗、小康點亮生活,為了聚焦百姓身邊變化,形象反映脫貧攻堅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生動展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麥積融媒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圍繞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好小康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

黨川鎮:產業園里務工忙 脫貧致富奔小康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何彤彤 姚苗 王雯 李欣)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近年來,黨川鎮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立足自身優勢,著力培育發展扶貧產業園,通過吸引周邊村民就近學習務工、提高附近村民產業收入,讓村民有產可依、有工可做,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黨川鎮育苗產業園里,有6位陪讀媽媽們正在給苗木施肥除草,產業園里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今年44歲的楊瑞芳便是其中一位,自2015年為了兒子上學方便,她從龍王溝村到黨川鎮租房子照顧孩子上學,這些年一直在鎮上打零工,生活上沒有穩定的收入,而現在她在黨川鎮脫貧攻堅奔小康育苗產業園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這份工作不僅有時間照顧學生,還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她很滿足的說道:“以前在黨川鎮上領娃打點零工,后來有了這個產業園,天天能上班,還有點數,好干,活穩定,生活各方面都寬裕。”

該產業園的建立,不但解決了貧困群眾特別是貧困婦女就近就地就業增收的難題,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也解決了貧困群眾安于現狀,“等靠要”的問題,實現了勞動致富、光榮脫貧,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拓寬了農戶增收渠道,有效發揮了帶貧助貧作用,達到了產業發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目的。
黨川鎮脫貧攻堅奔小康育苗產業園負責人廖山代告訴記者:“這個產業園成立以后,我們吸納有60余戶家長,這中間最多的時候用人能用七八十個人,其中多的都是陪讀家長,一年下來都要掙一萬七八千元,這些錢也就能補貼家里學生的開支費用,就都夠用了。”

黨川鎮育苗產業園以“園區建設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通過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搶抓扶貧政策機遇,依托大青山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把貧困戶分散育苗進行集中化管理、標準化作業,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和運營,帶動了周邊黨川村、花廟村、石咀村、觀音村等多戶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黨川鎮副鎮長毛鵬對產業園為農戶帶來穩定的經濟收益算了一個帳,他說:“去年建設扶貧產業園55畝,帶動本地的60余戶貧困戶參加了就業,收入穩定,平均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今年的苗木帶動了全鎮300多戶農戶穩定增加了收入,戶均種植面積在兩畝左右,人均增收在5000元左右。”

據了解,自黨川鎮政府主導建設的以苗木繁育、市場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化的育苗產業園投入使用后,主要經營以“白皮松、華山松、油松”為主的“三松”綠化苗木,以蘋果苗、花椒苗為主的林果苗木和以紅豆杉、香花魁、櫻花為主的觀賞苗木。截止目前,全鎮共育苗3600多畝,種植苗木4200余萬株。下一步,黨川鎮將繼續壯大發展育苗產業,帶動全鎮的群眾通過苗木穩定增加收入。
相關新聞
- 2020-07-20張智明主持召開麥積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 2020-07-20張智明主持召開麥積區委常委會會議
- 2020-07-20【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美麗鄉村攜手美麗經濟 增添花廟新活力
- 2020-07-17天津市西青區幫扶醫生在麥積區開展義診活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