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濛濛,擋不住演員的澎湃激情;涼風習習,吹不走觀眾的陣陣掌聲。10月8日的夜晚,武山縣人民廣場人潮涌動,歌舞悠揚,夜幕下的燈光里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全民健身才藝大賽總決賽在觀眾熱切的目光中開場。

這是武山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縣融媒體中心、縣住建局、縣商務局主辦,零距離生活網承辦的“迎國慶 助脫貧 奔小康”全民健身才藝大賽現場。本次健身才藝的大賽,先在各鄉鎮分組比賽,從9月24日到10月7日先后演出15場,經過層層選拔選出前二十名優秀節目,當晚進行最后的決賽。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開展健身、提升才藝、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增強,健身才藝更是與日俱增,其地域性、普及性、欣賞性、思想性、藝術性進一步凸顯,成為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質的一種有效方式,成為引領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風尚。













藝術來源于生活。這些來自數百支隊伍中精選而出的節目,有的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有的飽含濃厚的地域特色,有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這特別的日子為廣大群眾濃情上演,一展武山人民的精神風貌。舞蹈《弱水三千》拉開了晚會的序幕,為觀眾開啟了一個美好的難忘的夜晚。舞蹈《回娘家》以質樸憨厚的形象,為觀眾留下了農村小媳婦可愛的模樣,讓全場笑聲飛揚。情景劇《學毛選》精湛的演藝,讓人再次感受的《愚公移山》等不朽篇章蘊含的光輝思想和精神動力,在“老太婆”和“老頭子”攜手退場之時,有人直呼“經典”。舞蹈《愛我中華》《心在跳情在燒》《回到山溝溝》《妹妹你等著我》《歡聚一堂》等激情活潑的表演,展示出新時代青年的朝氣與活力,謳歌了對生活、家鄉和祖國的熱愛。特別是舞蹈《中國美》,演員都來自農村,但是,她們的舞蹈從動作、隊形和“中國美”“您好祖國”等字型設計到精彩演出,讓觀眾切實領略了武山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非遺保護項目武山秧歌《送早飯》,以新穎的手法,大膽的創新,展示傳統文化,成功邁出了傳統文化和時代演繹結合的一步,對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探索性的意義。

全民健身才藝大賽,讓群眾健身才藝以多樣性、開放性、廣泛性與藝術美、時代性相結合,進行精彩演出,留給觀眾一份美好的記憶。久久縈回的主旋律,深情謳歌的新時代,闊步邁進的新生活,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也讓他們的才藝展有亮點紛呈。圖文:令陸胤
相關新聞
- 2020-10-06武山縣耕地提質改造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 2020-10-09【慶豐收 迎小康】武山縣山丹鎮堡子村:“糖心紅富士”展紅顏(組圖)
- 2020-10-09安居樂業暖民心——武山縣四門鎮“易地搬遷+扶貧車間”助力增收致富
- 2020-10-09武山縣城關鎮黃河村:土窯養野豬 致富有一套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