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省、市、縣宣傳部的相關要求,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全景式呈現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基層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零距離傳遞群眾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講述他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進一步匯聚全縣人民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近年來,武山縣累計投入資金5.13億元,在全縣建成各類道路2250公里,其中通自然村硬化路442條745公里。2015年底,在全省率先實現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全覆蓋,率先在全市實現所有通自然村道路實現砂化硬化。同時,全省交通扶貧攻堅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武山召開。在省交通運輸廳2018年11月份開展的脫貧摘帽貧困縣建制村通硬化道路、自然村通砂化、硬化道路認證核查中,武山縣排名全省第二。目前,全縣15戶以上30戶以下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實現全覆蓋。

武山縣堅持項目支撐、產路結合,把農村公路建設與國省干道規劃相結合,優先建設斷頭路、聯網路、旅游路、產業路,形成了以國省縣道為主框架、通鄉公路為樞紐、通村公路為補充的“五縱五橫”公路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了交通網絡。

道路修建過程中,武山縣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全程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特別是道路設計、資金籌措、建設施工、質量監管等關鍵環節由群眾議、群眾定、群眾管,形成了“集小流成江海”的社會共建局面,激發了群眾熱情,贏得了群眾信任。

為了保質保量完成道路修建任務,武山縣建立了縣四大組織領導包抓項目責任制,工程技術人員現場蹲點、跟班作業,對每一個建設工程都實行“一對一”專業化管理,做到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堅持“建一條、管一條、養一條”,制定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細則》,組建了縣鄉村養護站和專業養護隊伍,嚴格落實“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原則,全面推行日常養護和集中養護、專業養護和承包養護的“2+2”管養模式,保證了全縣公路養護全覆蓋,營造了“通暢、安全、規范、整潔”的交通環境。















相關新聞
- 2020-11-17【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武山:中藥材種植開出“脫貧良方”
- 2020-11-17【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武山:發展特色養殖 走出致富新路
- 2020-11-16索鴻賓主持召開武山縣委常委會會議
- 2020-11-16武山縣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0年第八次 會議暨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 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整改 工作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