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清泉四注”而得名的清水縣,空氣清新、春意盎然。白駝鎮永安村,成片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遠處山巒上一座座高大挺拔的風機葉片徐徐轉動,一道道架設的鐵塔和銀線連綿數公里,為這里增添了幾分現代電力科技的氣息。
“周站長,最近光伏電力外送都正常吧,我們過來看看。”張少鵬是國網清水縣供電公司輸電運檢班的一名員工,他和他的同事定期要對這里的光伏線路進行檢查,確保電力正常外送。

2020年11月4日,隨著110千伏白沙變最后一基塔位線路T接的順利完成,清水縣正式進入雙電源新時代。(張俊攝)
近年來,國網清水縣供電公司以助力打造“小康電示范縣”為契機,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好電網建設的“服務員”作用,為全縣脫貧攻堅取得全勝、推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每周,清水縣白駝鎮永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文登倉都要去村里的光伏發電區域巡視兩次,檢查一下“自己”的“莊稼”。2019年以來,文登倉通過公益性崗位參與到村里光伏項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僅每年能實現12000元的工資性收入,還能參與光伏電站的收益分紅,家里的日子跟原來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個線路就是好,從這把電賣出去,我們就掙錢了。”看著家門口光伏的電力外送通道,文登倉更加堅定了小康生活的信心。
2014年,清水縣被甘肅省發改委、省扶貧辦列為全省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縣。近年來,國家能源局共分4批,向清水縣傾斜下達光伏扶貧指標102.442兆瓦,累計投資7.2億元建成分布式817戶2.4兆瓦,集中電站2座50兆瓦,村級電站31座50.042兆瓦。
光伏扶貧,送出才是關鍵。國網清水縣供電公司積極規劃電網建設布局,全力推進光伏送出電網配套工程建設。2019年,該公司率先搶點,在1個月的時間里克服重重困難,于6月30日前完成白駝48.8兆瓦光伏配套送出110千伏線路工程12.4公里,創造出“天水供電新速度”。“十三五”以來,累計爭取68.97萬元用于配套分布式光伏送出,共建成10千伏線路1.15公里,9座變臺1300千伏安,0.4千伏線路3.7公里,讓光伏電站“早發電、早送出、早受益”。

清水縣村級扶貧光伏電站(李保華攝)
“截止目前,聯村電站已發放到村光伏電站收益4723.9萬元,121個貧困村村均近40萬元。貧困村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組織參加公益性事業,將到村收益的80%二次分配到9089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158元。”,據國家能源局扶貧掛職干部清水縣副縣長張建偉介紹,自開展光伏扶貧工作以來,通過光伏電站提供的公益性崗位,為121個貧困村建檔立卡戶解決就業2600余個,人均月收入500元至1000元,年人均可實現增收6000元至12000元,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的就業增收,光伏板真正變成了發展致富的“鐵莊稼”。
光伏扶貧取得的巨大效益,富足了當地百姓的錢袋子,也改變了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讓電網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步。
“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近年來,國網清水縣公司積極落實地方政府發展理念,主動作為,乘勢而上,把“建好一張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舉,實現了清水縣區電網質的飛躍。
“我們以光伏、風電消納外送為基礎,加大縣區骨干電網及配農網建設改造,形成了‘目’字形電網網架結構,徹底解決了清水縣主電源單一、城區電網薄弱的問題。”
在清水縣農發公司花卉基地,一簇簇蝴蝶蘭爭相斗艷,開得正旺。“花卉基地的所有培育、展覽、銷售,都在玻璃溫室內,溫室的溫度、濕度都有嚴格的要求,這些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供電保障才能正常運行”,據電工倪師傅介紹,他們以前最怕的就是停電,停電一兩個小時就會造成較大損失,因此也不敢種植太多花卉。自從縣上建設了雙電源,就算停電了也不用擔心,供電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把用電負荷轉移,沒有了電力的后顧之憂,可以開足馬力培育更多的花卉,為公司創造更多的收益。

清水縣共產黨員服務隊正在檢查溫室大棚用電線路(張力攝)
“十三五”期間,國網清水縣供電公司累計投資4.58億元,實施了配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小康電示范縣”建設工程、三相動力電提升工程及新能源并網配套工程等重大項目,建成了330千伏綿諸變、110千伏白沙變及配套工程,并與已有的110千伏清水變、8座35千伏變電站及線路共同形成清水縣域內骨干電網。2020年11月4日,隨著110千伏白沙變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一次性投運成功,清水縣城區供電正式進入雙電源“新時代”,地方電網供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為縣域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經濟要發展,電力需先行”。在國網清水縣供電公司的“十四五”規劃中,將光伏風電新能源送出、小康電示范縣等關鍵詞列入其中。隨著清水縣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該公司將繼續秉持縣域電網發展戰略,持續做好35千伏、10千伏電網網架的提升優化,同時以推進鄉村電氣化水平、實施電能替代等重點工作為目標,繼續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擔負好清水縣33萬群眾電力服務工作,為清水縣地方經濟發展展現新作為、提供新動力。(李保華)
相關新聞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