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書香社會•讀書沙龍”之“英雄之地話英雄”活動在我縣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全縣各鄉鎮、部門、單位部分干部職工及縣城所在地部分師生共180多名讀者參與了此次活動,縣領導應邀到場品賞點評。


天祝,又名華銳,意為英雄之地,在天祝的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愛黨、愛國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2月 19日,中國《解放軍報》首次披露了去年“ 6.15加勒萬事件”細節,對邊防部隊衛國戍邊的先進事跡進行了綜合性報道。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視頻里,那個赤手空拳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面對著呼嘯而過的冷風和潮水般涌來的挑釁者,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英雄團長祁發寶,是我縣哈溪鎮河沿村人。


主持:李鑫 天祝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
精彩發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邊境之下,星空之上,星星之火,已經以燎原之勢,灑遍大地。這是一個前進的時代,總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意志力量;這兒是一個美好的家園,總有一種賡續傳承的精神稟賦。這是大有可為的時代,也是成就英雄的時代。就讓我們像涌現在天祝大地上的英雄那樣堅守、那樣奮斗。擔負初心使命與擔當,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光與熱,溫與暖,天祝智慧與天祝力量。

嘉賓一 : 任生鵬 天祝二中教師,“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發小。

講述了和祁發寶從小學到高中的點點滴滴,祁發寶從小就有一個軍人的夢想,英雄主義精神從童年時已經萌芽。

精彩發言: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事事想到別人卻從不顧念自己,十一二歲的他就有這樣的情懷,一個有情懷的人一定是一個了不得的人。 他也是孩子啊,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可是他總是把自己當成大人,無私地幫助著我們,初中三年他背了我們三年。到現在想起這些事來,感覺到他當時勇敢,甚至可以說偉大。

在今天,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尤為重要。怎樣的人才是愛國者,怎樣才算是愛國,要逐步深入到青少年的思想深處。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明天的希望。近期我們通過國旗下講話、手抄報、主題班會、觀看視頻、宣傳版面等渠道,圍繞學習“戍邊衛國英雄團長”祁發寶的事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愛國的情感。讓他們知道,祖國今天美好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誰給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始終認清誰是我們最親的人,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誰是我們最可敬的人。要以“身邊的英雄”祁發寶為榜樣,鼓勵同學們向英雄看齊,不斷汲取戍邊衛士不怕苦、不怕累、敢流血、敢拼搏的精神,激發青少年愛國愛家鄉的熱情,激勵廣大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目前青少年要有自己的愛國行動——就是勤奮學習,學成后報效祖國。

嘉賓二 :袁 龍 天??h政府督學,“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高中班主任。

講述了董振明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出生入死、英勇作戰事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教育運動中天祝人民節衣縮食,勒緊褲帶,短短40天時間里,自愿捐出一架“天祝號”戰斗機的事跡。

精彩發言:英雄的故事一直在天祝這片熱土上傳揚。用雙手勇敢接住墜樓孩子的最美居民劉達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無懼危險、義無反顧,摁下紅手印,寫下請戰書,以“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信念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向著武漢馳援的閆登蘭等等,他們是天祝的驕傲,他們是天祝人接續奮進的榜樣和力量。

嘉賓三 :甘萬軍 天??h圖書館職工,曾經和“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一起堅守邊防12年。

講述了和祁發寶一起戍守邊防12年間的故事,他們站在那兒就是祖國的界碑。致敬每一位邊防軍人,致敬每一位英雄。
精彩發言:祁發寶詮釋了阿里軍人特有的精神面貌: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不管是當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始終扎根在邊防,在我的印象里,十多年里從來沒有坐過辦公室。他老是教導我們: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而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像一顆高原鉚釘扎根邊防十幾載。在巍巍喀喇昆侖之巔書寫著家國情懷。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代又一代的守防官兵在沒有劃界的國土上無私奉獻、屹立不倒,他們就是活生生的界碑。

嘉賓四 :張新華 天祝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市縣慰問團赴新疆慰問“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時見到了祁發寶本人。講述了見到祁發寶本人的所見和感想。
精彩發言:在談到家鄉天祝的變化時,祁發寶團長很興奮,他說他最近幾年去了老家,看到村上的房子很漂亮、路寬了、村莊特別的干凈,最可喜的是大家都有產業了、收入越來越高了,老鄉們的精神面貌從來沒有這么好過,他很吃驚很震撼。他動情地說,是家鄉天祝養育了我,沒有家鄉的熱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


嘉賓五 :費曉莉 天祝民族中學教師,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講述了天??h大紅溝西頂草原牧民李堅草吉,冒著生命危險救助西路紅軍女英雄楊文局和楊文局創辦紅色私塾,點燃農牧民掃盲明燈、傳承紅色基因的傳奇故事。

精彩發言:李堅草吉一家無私救助紅軍母子,這種愛,是無與倫比的人間大愛。這是半個世紀的紅色風云,是藏漢一家親的見證,是軍民魚水情的寫照,也是民族大團結的千古絕唱!
時代書寫時代英雄,這是文藝工作者在實踐中的自覺選擇,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華美學精神的一脈相承。這種選擇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特色、中國氣派。



孔維新 朗誦扎西尼瑪詩《界碑》

劉珍演唱馬德明作詞作曲原創歌曲《豐碑》





李鑫:以及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來的國家、省市縣先進個人與集體。還有很多很多,無論是橫刀立馬血戰沙場、還是鞠躬盡瘁一心為民、他們豐厚的人生經歷都體現著多維的英雄道路,都為華銳大地提供著鮮活的素材與動人的實例,他們身上閃耀的精神光芒,也將穿過歲月、直抵人心,成為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這就是英雄之地的脊梁,是天祝精神!





袁龍:天祝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是名流學者輩出的地方,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地方,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各族人民跋山涉水,披荊斬棘,順應自然,共同開發這片熱土。敬畏山河生靈,愛護一草一木,對自然萬物傾注善意情懷,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天祝人以善為懷的終極表達。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是天祝人包容團結內在行為。崇尚科學、熱愛文化、尊重知識,拼搏進取,勇于創新是天祝人砥礪奮進的精神氣質。“堅韌 崇善 團結 奮進”的新時代天祝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天祝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發展中積淀和滲出來的精神海拔。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