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石油率先發布2020年度業績報告,全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90億元,自由現金流超過7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下滑的雙重壓力下,中石油上交了一份相對還算不錯的成績單,實屬不易。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企業停擺、失業率飆升,全球經濟萎縮達4.3%。受此影響,能源市場巨幅震蕩,國際油價大幅下降,WTI和BRENT期貨全年平均價格僅為39.42美元和43.22美元/桶,同比下降30.9%和32.7%。埃克森美孚、殼牌、bp、道達爾、雪佛龍等五大國際石油公司遭受重創,虧損數額達到創紀錄的77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為484億美元。
客觀來講,在如此嚴峻外部環境下,中石油全年業績要好于年初大多數投資者預期,也遠好于這些國際大石油公司。分析原因,首先是得益于我國成功控制疫情,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國內經濟復蘇為中石油業績提供了支撐。其次要得益于天然氣進口成本大幅降低。中石油每年因為冬季天然氣保供需要進口大量高價天然氣,以低于成本價供應國內市場,形成大額虧損。2020年由于全球天然氣市場疲弱,供應過剩加劇,且因國際油價暴跌,與油價掛鉤的LNG長貿價格也隨之下降。需求下降和供應過剩使進口天然氣價格達到近年來最低水平,中石油因進口天然氣虧損的部分自然就少了。
雖然外部環境利好盈利,但也得客觀承認,這份還算不錯的成績單跟企業自身努力是分不開的。中石油在2020年開展了系統內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效果還是非常顯著。一是優化生產運營,大幅削減管理和經營成本。按照公布的業績數據,銷售及管理費用同比下降6.2%,單位油氣操作成本同比下降8.3%,煉油業務單位完全加工成本也實現了硬下降。二是優化生產布局和產品結構,大力減油增化,增產乙烯等化工高附加值產品,化工業務實現經營利潤109.7億元,同比增長220%。全年通過提質增效行動累計增效210億元,在國際石油公司普遍大額虧損的情況下,實現了凈利潤和自由現金流為正。
相對國際大石油公司業績數據而言,中石油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2020年,中石油在國際大石油公司大幅削減上游勘探開發成本的背景下逆勢而上,實現“增儲上產”。為應對低油價沖擊,匹配市場需求和實際利潤,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石油和天然氣總產量同比下降近5%(即每天90萬桶石油當量),但中石油基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供應的需要,實現國內和海外油氣產量全部增長。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首次突破 2 億噸,這是繼 1978年原油產量突破 1 億噸之后,又一個歷史性跨越。其中海外油氣權益產量當量達到1.0009億噸,這是繼2019年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后再次實現穩產;天然氣產量1304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16億立方米,是歷史上增量最大的一年,天然氣產量當量首次超過國內原油產量,實現了1億噸油當量的歷史性突破。
長慶油田油氣產量持續增長,建成首個年產 6000 萬噸級別的特大型油氣田,開創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新紀元;塔里木油田挑戰超深層極限,高質量建成年 3000萬噸大油氣田;西南油氣田持續推進頁巖氣提速提產提效,全面建成 300 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和國內首個百億立方米頁巖氣田。
這些信息不僅三刷央視新聞聯播,也刷屏了石油人朋友圈。
2020年,中石油助力國家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石油承擔著全國 7 省 10 個定點扶貧縣、3個對口支援地區的幫扶任務,在央企中數量最多。2020年投入幫扶資金約 1.72億元,實施幫扶項目84個;所屬 72個企業在全國 226個縣、326 個村,投入約 1.74 億元,援建 551個項目,派出 1504名扶貧工作人員到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工作。截至 2020年年底,中石油開展了2800多個扶貧項目,所有定點扶貧縣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2020年,中石油為全國疫情防控貢獻了石油力量。當疫情突襲而至時,中石油調動資源,建成22條口罩、7條熔噴布生產線,生產各類防疫物資馳援全國。全體干部員工捐贈實物及現金累計超億元。
2020年,中石油堅定不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低碳轉型對所有國際大石油公司來說都是重要的戰略布局之一。中石油作為傳統能源企業,在做好國家能源供給與企業綠色發展方面責任和壓力不小。不過,從2020年中石油創歷史記錄的天然氣產量(且首次超過原油產量)這一動作,即可看出其戰略轉向的決心。1304億立方米天然氣,其燃燒值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84億噸。按一棵樹每年吸收100千克二氧化碳計算,相當于中石油在2020年新植18.4億棵樹。此外,公司開始布局氫能,新增林業碳匯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業務。
2021年,全球經濟仍處在帶疫重啟后的復蘇階段,主要經濟體經濟指標持續改善。不過,受疫情反彈、大國博弈和地緣沖突加劇等影響,部分國家經濟二次探底風險較大,國際油價不斷回升但振幅較大。當前,我國處于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持續回暖形勢中,在此利好因素支持下,國家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和速度必將加大加快。
3月20日,中央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油氣”一詞頻頻出現,且主要集中在油氣勘探和開發上:
“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集中優勢資源攻關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有序放開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準入,加快深海、深層和非常規油氣資源利用,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加快建設天然氣主干管道,完善油氣互聯互通網絡。“
“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實現煤炭供應安全兜底、油氣核心需求依靠自保……夯實國內產量基礎,保持原油和天然氣穩產增產,做好煤制油氣戰略基地規劃布局和管控。擴大油氣儲備規模,健全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油氣儲備體系……多元拓展油氣進口來源,維護戰略通道和關鍵節點安全。
這是對中國能源企業,尤其是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央企提出的要求和任務,對此,能源企業如何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匹配“雙碳”進程創造佳績,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
- 2021-03-25多地出實招 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掛牌上市
- 2021-03-25書香天祝:“英雄之地話英雄”主題讀書沙龍活動精彩發言分享
- 2021-03-25臨夏州舉行黨史教育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遼寧方大集團脫貧攻堅事跡引發強烈反響
- 2021-03-25學史崇德 立心鑄魂——方大炭素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發展原動力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