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嶺深處,古老的秦腔在甘肅省禮縣湫山鎮勿吳村的上空回蕩,村里戲樓紅綢結彩,“人民舞臺”四個字分外醒目。演員唱得賣力,觀眾看得陶醉。先秦文化在這里傳承綿延,秦腔是深植于百姓心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表達。在郵儲銀行禮縣支行的大力幫扶下,勿吳村不僅實現了整村脫貧,還收獲了郵儲銀行禮縣支行送來的意外之喜:籌資9萬元重建了村里的大戲臺,籌資4萬元給全村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吼一聲秦腔天地寬,日子越過越心寬!有了新戲臺,想唱就到臺上吼幾句,感覺就是不一樣!再看看這些新路燈,村里祖祖輩輩誰見過?郵儲銀行給咱農民辦了大好事!梁剛是個好小伙!”愛唱秦腔的孔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梁剛是郵儲銀行禮縣支行駐勿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談起三年的幫扶經歷,他有說不完的話。“在勿吳村度過的三年,我深刻理解了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感受到跨越血緣的親情和友誼,體驗到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快樂”。
梁剛出生于1992年,畢業于天水師范學院,共產黨員。2017年,25歲的梁剛入職郵儲銀行禮縣支行。三個月后,梁剛被禮縣縣委組織部安排到湫山鎮勿吳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梁剛既興奮又不安。興奮的是黨組織對自己的信任和肯定,不安的是自己年紀太輕能否擔此重任。忐忑中,書生氣的梁剛默念著孟子的“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一腳踏進了勿吳村。
村里來了個“90后”
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勿吳村的艱苦超出了梁剛的預想。既來之,則安之,白天他跟著村干部入戶調查,晚上研讀精準扶貧政策,不知道的,就虛心向其他干部請教,和大家交朋友,努力和群眾打成一片。白天,在忙碌中度過,傍晚回到駐地,饑腸轆轆的他只能跟著視頻學做飯。
“第一次見到梁剛,他還是一名剛走出校園稚氣未脫的少年。駐村幫扶工作量大,條件艱苦,我想他可能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去,但梁剛一堅持就是三年,用行動履行了責任擔當,真正成長為扶貧路上的一名‘90后’第一書記,是一位責任心強、為民辦實事的好書記。在梁剛的帶領下,勿吳村2020年全村65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勿吳村黨支部書記王寅丑說。

作為第一書記,入村后,梁剛組織黨員召開黨群大會,開辦扶貧夜校,宣傳黨的好政策,宣講成功扶貧案例,樹立群眾信心;聯系技能培訓部門,讓村里剩余勞動力學習一技之長;對接幫扶單位就業,千方百計幫助村民增加收入。駐村期間,梁剛發現勿吳村非常適合種植大黃,發展中藥材產業前景很好。通過多方努力,梁剛給村上爭取到“百畝大黃種植基地”項目,開啟了勿吳村“中藥材+扶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當年全村46戶建檔立卡戶全部入股合作社,年底每戶分紅800元。
“小書記”有大擔當
扶貧路上,梁剛風雨兼程。
2020年8月,隴南地區出現罕見的持續強降雨天氣,勿吳村的災情形勢非常嚴峻。作為第一書記,梁剛和村支書晝夜值守在村廣播室,隨時指揮。一天晚上大雨如注,村民張南軒家中發生災情,洪水沖進院子,梁剛和大家趕忙跑去救援,組織一家六口轉移。可面對即將進水的一萬多斤小麥,年過花甲的張南軒急得直哭。梁剛卷起褲腿,帶領大家幫忙搬運,硬是把一萬多斤小麥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駐村三年,梁剛和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李奶奶是一位年逾七旬的孤寡老人,養子出走多年杳無音訊。看著老無所依的老人和她風雨飄搖的房子,梁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先幫老人爭取到“黑房子”改造資金,翻修了房屋,又為她申請到一類低保和其他救濟物資。因為年紀老邁,李奶奶意外摔傷住院。出院當天,梁剛和隊員把老人接回家中,買好牛奶、雞蛋,臨走又給老人留下200元錢,叮囑她好好養病。老人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拉著梁剛的手不肯松開。
“發生在扶貧路上的溫情故事太多,為了這些善良的父老鄉親,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勿吳村是我這輩子剪不斷的鄉愁。”梁剛說。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駐村三年,昔日偏僻貧困的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郵儲銀行的幫扶下,勿吳村建成小廣場1個、小花園6處、危房改造6戶、發展五小產業46戶、晾曬場硬化8戶、“黑房子”提升改造10戶、拆除危舊房屋80間、拆除殘垣斷壁30余處,路燈、劇場一應俱全。

當好第一書記的同時,梁剛并沒有放下支行的業務,而是把扶貧和金融結合起來開展業務。梁剛在支行的業績同樣可圈可點:2019年,完成隴南分行第一筆煙草流水貸,完成支行第一個信用村建設,發放支行第一筆創業擔保貸款;2020年,發放隴南市第一筆公積金消費貸款,發放第一筆煙草流水貸,發放疫情期間支行第一筆貸款,辦理支行第一筆極速貸業務……
相關新聞
- 2021-11-08【戰疫情 天水文旅在行動】同攜手 以“藝”戰“疫” 聚民心【視頻】(四十一)
- 2021-11-08【戰疫情 天水文旅在行動】同攜手 以“藝”戰“疫” 聚民心【視頻】(四十)
- 2021-11-08【甘快看】蘭州高新區定遠鎮扎實推進疫情防控核酸檢測采集工作
- 2021-11-08【甘快看】這場戰“疫”因你們而溫暖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