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青年學生黨史教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大力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武威精神,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5月9日,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100多名師生前往古浪縣八步沙林場開展以“愚公治沙意志堅、定叫黃沙換綠顏”為主題的思政實踐課。

上午9時,學院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聆聽時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跡。通過觀看紀念館內一件件治沙實物、一幅幅生動圖片、一段段真實視頻,真切感受到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武威精神。深刻感悟到他們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創造了荒漠變林海的精神,為推進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到八步沙林場眼窩子沙,師生們分工合作、相互配合,開展壓沙、植樹、澆水。頭頂炎炎烈日,盡管師生們揮汗如雨,但大家不覺得勞累。經過兩個小時的奮戰,圓滿完成了壓沙植樹任務。看著一排排整齊的麥草網格不斷向遠處延伸,一棵棵梭梭樹苗迎風挺立。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科技學院學生郭俊岐深情的說:“為沙漠植綠,我勞動、我光榮,這樣的思政課很有教育意義。”

隨后,八步沙林場場長、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向師生們講述了第一代治沙人和第二代治沙人子承父志,守得沙漠變綠洲的治沙歷程,大家被新時代的“愚公精神”深深感動和激勵。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現場為大家講解了新時代武威精神的內涵及其時代價值。思政課教師王寶珍說:“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斗精神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好教材,我們將加強青年學生黨史教育,教育引導他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思政課教師羅海燕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將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大力發揚頑強拼博、樂于奉獻,百折不撓、吃苦耐勞的精神,大力培育時代新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鞏立超說:“八步沙‘六老漢’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是敢把荒漠變綠洲的不懈奮斗者,他們的事跡引人思考、催人奮進,我們將大力弘揚新時代武威精神,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教育青年學生增強信仰信念信心,立志生態報國。”
學院青年學子紛紛表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傳承好“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當代愚公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投身綠色家園建設的實際行動中,努力為建設美麗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從2017年開始,連續4年組織師生赴八步沙林場開展“構筑生態屏障,守護綠色絲路”思政課實踐教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地域紅色文化資源和環境資源育人優勢,積極探索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讓紅色文化資源和環境資源更加有效應用到思政課的教學之中,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思政課特色實踐教學的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精神”—思政課實踐教學鑄“紅”育人工程;二是“構筑生態屏障,守護綠色絲路”—思政課實踐教學 “圓夢綠色”育人工程(活動);三是“思政課伴我成長”—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第一課堂)與大學生素質拓展工程(第二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第三課堂)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實現立體化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協同育人體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彩色”思想課實踐教學模式和文化品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宏圖在前,使命在肩,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大力弘揚新時代武威精神,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加強學生黨史教育,上好思政課,教育引導青年學子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鞏立超)
相關新聞
- 2021-05-11“云”端傳播敦煌壁畫繪畫技藝受歡迎
- 2021-05-11甘肅敦煌:駝戶著“胡服” 濃濃絲路風
- 2021-05-112020年度十大好文章·脫貧攻堅類評選投票通道開啟!
- 2021-05-11天水市市委副書記楊小平調研天水市文旅產業發展情況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