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們,你們先坐下,飯菜馬上就好。”
中午11時40分,民勤縣西渠鎮大壩村的“愛心食堂”里,村黨支部書記徐創周正在招呼起來就餐的老人們。
餐廳寬敞明亮,桌椅干凈舒適,飯菜可口健康,不一會兒,適合老年人的可口飯菜就上桌了。


“愛心食堂”是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大壩村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村級活動場所維修改造,在學習借鑒、討論商議、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打造的“黨建+養老服務”新模式。食堂占地50平方米,廚具和消毒設施齊全,共有餐桌3張、就餐位30個,配備了休息室、娛樂室等配套設施。
據大壩村黨支部書記徐創周介紹,“愛心食堂”采取“黨支部主導、多渠道爭取、志愿者服務”的方式建成運行,以“群眾少掏錢、零利潤運行”為基本原則,為村里老年人提供經濟實惠、熱情周到的用餐服務。每天為周邊老人及特殊困難群體提供中、晚兩餐,如有老人想要就餐,只需提前報名即可。
“我們堅持以成本定價,不賺取一分利潤,每天有專門的采購人員根據就餐人數采購當天的食材,每餐定價在每人4元左右。目前,村里的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和70歲以上老年人約35人報名就餐。”徐創周說。
西渠鎮大壩村“愛心食堂”的建成,是村黨支部牢記初心使命、用心服務群眾的具體體現,也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黨建、基層民主協商、新時代文明實踐、養老服務與基層工作的深度融合,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已成為現下老人們最殷切的期盼。對獨居或身體不好的老年人來說,買菜、做飯、洗碗變成了一種生活負擔。“愛心食堂”的啟用,解決了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也讓他們外出工作的子女更加放心?! ?ldquo;孩子們不在身邊,一個人在家做飯不方便,往往做上一頓要吃上好幾天?,F在有了這個食堂,飯熟了過來一吃就可以了,還能和大家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很開心。”滿頭銀發王豐年大娘豎起了大拇指,她經常來“愛心食堂”就餐,表示愛心食堂服務周到、飯菜可口、飯量很足。

相關新聞
- 2021-05-17感悟黨史真諦 賡續黨史精神——甘肅公司審計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
- 2021-05-17佛慈制藥:百年濃縮精華 一貫慈心好藥
- 2021-05-17蘭州高新區和榆中縣舉行2021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
- 2021-05-17敦煌:溫室西瓜搶“鮮”上市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