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5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 文/圖)近日,由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名譽研究員,武威文史專家王其英編著的《武威金石志》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這是近年來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整合研究力量,深入挖掘涼州文化資源,保護和傳承優秀文化遺產,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在武威地方古籍整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
武威是絲綢之路重鎮、多民族文化交匯的熔爐,曾是河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涼州文化,留下了光輝燦爛的金石瑰寶。這些璀璨奪目的金石遺存,雖以輝煌的地域文化為其特色,實則是蜚聲中外的國寶級文化遺產,極具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人文景觀和旅游資源。
縱觀武威金石,從數量而言,蔚為大觀,是西北地區金石存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從形式而言,名目繁多,我國現存碑刻中的各種形式幾乎無所不有;從內容而言,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了武威數千年的歷史,反映了遠古先民到當代武威人民戰天斗地、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建設美好家園的生活。可以說,武威金石,是一部濃縮的武威歷史,是武威人民的偉大創造和智慧結晶。
《武威金石志》在《武威金石錄》的基礎上不斷延續和擴充,在悉心編校訂正的基礎上,追溯有源,考證有據,力求科學、系統、全面地展現武威金石的歷史文化元素和地域人文景觀。全書按照“存真、求實、標注”的原則,依目前武威市行政區域分為涼州卷、民勤卷、古浪卷、天祝卷,并在金石原文后增加了作者簡介、題解、注釋和必要的附錄資料。題解主要說明其鐫立年代、形制、尺寸、文字出處、流轉過程、存藏地點、保存現狀等,概述主要內容和大意;注釋主要是對金石文字中比較陌生的歷史地名、人物、事件、帝王年號、生僻字詞、掌故習俗、容易引起歧義的字詞等作簡明扼要的注釋、注音。金石作品收錄的基本原則是:凡出土(發現)于武威,或有文獻記載的武威金石資料全部收錄;籍貫為武威人卻不在武威出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碑志,盡量收錄;在武威做官任職的名宦而碑志出土于武威以外的,精選收錄;當代碑志,只收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另有“考稽札記卷”108篇,是編著者對武威金石碑刻中的一些綜合性、專業性、學術性問題,進行探討綜述,鉤玄提要,分類論列,演繹要旨,以增強知識性和可讀性,冀求向社會普及金石文化、宣介地域優秀文化傳統,也是對新時期金石志書體式的一種有益探索。
《武威金石志》共137萬字,共收録金石碑刻作品778通(件),其中巖畫23組(幅),金文96件,碑石371通,墓志140通,匾額148方,另有圖片280多幅。為保持金石文字的真實性,一律采用規范繁體字排版;同時為方便今人閱覽,采用橫排版式。對原文中的異體字或不規范用字,直接用規范繁體字糾正;對原文中的訛、脫、衍、倒、缺文字,根據能夠比照的權威資料進行改正、增刪;對重要訛誤,進行說明;對缺損字而無法補遺的,則用“□”或“……”號標示。
在編纂出版過程中,武威市委書記柳鵬,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偉多次了解書稿的編纂情況。武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朝陽,武威市政府副市長費生云提出了工作要求。市涼州文化研究院聚合研究力量,統籌協調,全力推進編纂出版工作。
《武威金石志》的出版,將對拓寬涼州文化研究領域,打造西部文化高地,提升武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建設文化旅游名市發揮積極的作用。
相關新聞
- 2021-05-17蘭州工業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黨委舉辦紀念建黨一百周年征文、攝影比賽
- 2021-05-17愛吃苦的年輕人,新時代工地里干出來的青年勞?!浉拭C建投安裝公司勞動模范楊月星
- 2021-05-17S25靜莊高速公路威戎服務區全力提升完善服務功能
- 2021-05-17指引|稅務總局發布《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新政指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