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9日8時訊(記者 歐武夷 張馨月 見習記者 王鈺)發布-派單-接單-評比-積分兌換,只要有需求,志愿服務像點外賣一樣便捷,志愿者如同外賣小哥送服務上門。
近年來,重慶市南川區通過 “參與+服務”模式引導群眾做參與者、推進者,從“當觀眾”轉變成“唱主角”,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爭做文明人的新風尚。
昨(18)日,2021全國百家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走進南川,走訪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培訓基地、木涼鎮漢場壩村文明實踐站、“大觀原點”游客集散中心、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等地,進一步感受了南川區文明實踐的特色亮點、工作成效。
“百姓影棚”擺攤受歡迎
在南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發現一個很特別的工作室——“百姓影棚”。說是工作室更像一家攝影店,簡易的辦公用具、影棚、照片打印機、一些裝裱好的照片……
來自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的記者同樣感到新奇。大家紛紛發問“拍照裝裱全部免費嗎?”“資金來源于哪里呢?”“會到農村去嗎?”

志愿者為記者講解“百姓影棚”的服務模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王鈺 攝
據現場志愿者介紹,“百姓影棚”由愛心企業資助成立,志愿者們大都懂得攝影技術,主要提供免費攝影相關的志愿服務。解決一些老百姓需要證件照卻不知道去哪里照的問題,這是“百姓影棚”成立的初衷之一。
“百姓影棚”還支持定點服務、上門服務、定制服務,將便攜式移動影棚帶到基層擺攤設點,免費為老百姓拍攝全家福、登記照、農副產品等,幫助貧困戶通過“電商助銷”“直播帶貨”銷售農副產品,深受老百姓喜愛。該項目在全國交流展示并獲評全市基層文聯品牌案例。
紅星新聞網記者譚希對“百姓影棚”很感興趣,她說,“在活動現場看到攝影志愿者將移動影棚帶到‘壩壩加油站’,免費為群眾拍攝全家福、生活照等,留住他們臉上的幸福笑容,這樣的志愿服務很貼心,很溫暖。”
這只是南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入駐的項目之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現場了解到,該中心常年入駐有“百姓影棚”“快樂的筍寶寶”少兒繪本課堂、全民藝術普及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9個。
另外,按照部門聯動、隊伍聯抓、陣地聯用、活動聯推的理念和一址多用、兼合并容的原則,南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設區志愿服務指導中心,融合了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區博物館、各文藝家協會等陣地以及劇場、多功能廳、數字體驗等功能區。
“星級志愿者”身份享禮遇
“綠、藍、黃、紅、紫星級志愿者“身份證”及相應顏色徽章,標志著志愿者們的不同星級,代表著不同的志愿服務累計時長。”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講解員向記者們介紹南川區的“星級志愿者”制度。

五色星級志愿者“身份證”,代表著不同的志愿服務累計時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王鈺 攝
據悉,“星級志愿者”由南川區文明辦統一頒發星級志愿者身份證、標識,志愿者持本人有效證件和志愿者身份證,享受相關禮遇,志愿者星級越高,享受的禮遇也越高。
比如,二星級志愿者(300≤時長<600)可免金佛山、山王坪、神龍峽景區門票1次,獲得面值20元的公交卡1張,區人民醫院或區中醫院面值200元體檢卡1張;五星級志愿者(時長≥1500)則可免南川區境內所有景區景點門票1年,獲得川軍血戰到底門票2張,獲得面值50元的公交卡1張,區人民醫院或區中醫院面值800元體檢卡1張。
同時,南川區每年還將開展最美志愿者評比活動,擇優推薦參評市級最美志愿者,獲得區級以上最美志愿者和三星級以上志愿者可優先推薦參評區級及以上“身邊好人”“感動人物”“道德模范”等。對生活困難、遭受重大意外的星級志愿者,將組織動員社會力量,給予相應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扶。
“壩壩加油站”引記者圍觀
“‘壩壩’是什么意思?”“這是一個汽車加油站嗎?”在木涼鎮漢場壩村,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媒記者發出各種疑問。
“壩壩”是重慶的方言,是平坦、寬敞的空地的意思。而“壩壩加油站”則是漢場壩村探索文明實踐的一個平臺。南川區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在條件允許的農家院壩、村社廣場、小區院落等設置“壩壩加油站”,并根據需要開設流動陣地和網上陣地,采取“固定+流動”“線上+線下”方式,組織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發揮文明實踐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作用。

在“壩壩加油站”志愿者正在分享家風故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王鈺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場壩村“壩壩加油站”看到,志愿者張劍英正在講述紅色家風故事,接地氣的語言和百姓身邊的故事引得圍坐周圍的觀眾全神貫注的聆聽。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媒記者也駐足傾聽。
漢場壩村位于木涼鎮西面,是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村。2019年1月,漢場壩村針對新時期農村工作現狀,堅持思想強農、文化育農、自治活農,成立漢場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同步建設香爐寺等15個壩壩加油站。
另外,村里還組建“紅鞋兒”喇叭隊、“巧農夫”幫幫隊、“花仙子”暖心隊、“夕陽紅”互助隊等4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全村注冊志愿者466人,把文明實踐活動的觸角延伸到農家院壩,,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近500場次,受眾1萬余人次,為群眾生產生活“加油充電”,解決了農民的精神“短板”,有力地推動全村鄉村發展、鄉風文明、鄉村治理等重點難點工作。
“小小志愿者“課堂孵化文明
“同學們平時在哪看到過志愿者的標識?這個標識意味著什么?什么是志愿者呢?”在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這里正在展開一堂別開生面的小小志愿者課堂。課上,志愿者老師通過互動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志愿者和志愿者服務精神,并鼓勵他們積極成為小志愿者。

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內,同學們體驗真人CS。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王鈺 攝
這只是南川區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幾十個教室中小小的一角。依托該實踐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培訓基地于2019年7月5日正式掛牌成立,集文明實踐培訓、志愿者素質拓展、志愿服務教材開發于一體。
走進了這里,像是走進了一個神秘訓練營,戶外真人CS場地、安全體驗館、志愿者少龍、原點書屋等引得采訪團記者紛紛拍照記錄。
據悉,培訓基地現有專職教師46人,兼職教師78名,聘有特約教師14人,涉及政治理論、典型模范、社會管理、技能技術、志愿者素養、團隊建設等領域,編印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微”讀本》一套7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理論與實踐》等特色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培訓基地常設“小小志愿者”課堂,實行“線上+線下”“課堂+研學”“隊伍+活動”多樣教學方式,對志愿者進行“學歷”教育。已組織開展“小小志愿者”“文明實踐·志愿精彩”“志愿服務中如何應對突發事件”“青少年志愿者價值觀培養”等內容的學習培訓,孵化骨干志愿者18000余名,志愿服務組織 27 家,品牌志愿服務項目 24 個,推動了志愿者“志智”雙強,志愿服務隊伍由“弱小”到“壯大”,由“業余”到“專業”的轉變。
南川區現有志愿服務隊伍1017支,注冊志愿者8.4萬余名,通過創新開設的2600余個“壩壩加油站”,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7萬余場次,惠及群眾53萬余人次。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文明之花在南川大地處處盛開。
相關新聞
- 2021-05-19立足國內大循環推進貿易強國建設(開放談)
- 2021-05-19嚴查嚴打偽市值管理行為
- 2021-05-19中國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新數據 新看點)
- 2021-05-18今年底未通寬帶行政村將動態清零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