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重回“黃金時代” 臺企要考量實際效益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偉民 本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 王會聰
“臺積電赴日腳步近了?”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26日援引未具名的日本政府官員的話稱,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在撮合索尼與臺積電合資在日本熊本縣設立芯片廠,總投資金額估計為1萬億日元。日媒強調近來發達國家紛紛準備引進半導體工廠建設,美國國會正在審議一項520億美元投資培育半導體產業的法案,歐洲也將在2至3年內在半導體等數碼領域投資1350億歐元以上。與此同時,已經收到日美兩方投資設廠要求的臺積電也在平衡利弊。
日本要拿半導體“賭國運”
《日刊工業新聞》報道稱,設廠地點的選擇主要考慮要靠近索尼在熊本的影像傳感器廠,索尼將負責土地成本及廠房建造,臺積電投資制程,主要生產汽車、機械與家電相關20納米至40納米產品。日媒強調,這將是日本國內首家線寬小于40納米的工廠。預計熊本縣內還將新建包裝等后工序工廠。日本政府官員說,要爭取到臺積電,需要“多種支持措施”,政府已多方探求各種可能性。對于這項投資傳聞,索尼和臺積電26日均表示不予評論。
臺積電曾在今年2月宣布,將斥資約50億元新臺幣赴日設立100%子公司,進行三維芯片材料研究。而在全球半導體陷入嚴重缺貨狀況時,日本政府也多次表達希望臺積電設廠的想法,積極拉攏臺灣半導體巨頭?!度毡窘洕侣劇方衲?月稱,佳能等3家公司和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將合作開發下一代半導體。經濟產業省也將從自己的基金中投入約420億日元支援研究開發。與臺積電等海外企業建立合作體制,試圖通過發展尖端半導體產業,實現日本半導體產業“卷土重來”。佳能、東京電子和SCREEN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將與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合作。
共同社報道稱,在汽車和電子設備等許多領域,半導體的需求高漲,全球性供不應求成為嚴峻課題。最尖端的半導體由中國臺灣企業占據很大市場,存在出現突發事態的風險。自民黨人士5月21日成立了旨在強化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推進半導體戰略議員聯盟”,稅制調查會長甘利明擔任會長,前首相安倍晉三、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擔任最高顧問。甘利明在會上強調:“半導體戰略將成為‘賭上國家命運的戰斗’”。安倍也表示“半導體是生死攸關之事。”
臺積電會否開合資先例
臺灣島內半導體業者認為,臺積電長期以來投資建廠都是采取獨資模式,如上海松江廠、南京廠以及規劃投資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全部都是臺積電獨資設立,因此臺積電是否會破例與索尼合資在日本建廠,有待進一步觀察。中時電子報26日稱,該合資計劃尚未定案,要看日本政府提供的補助金是否會提高,甚至拿出優于美國的政策。
本周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接受采訪時表示,全球芯片短缺表明美國需要提振國內半導體產能,并再一次成為該領域領軍者。亞洲已主導芯片制造產業。此前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公布了修改后的520億美元兩黨提案,將在五年內大幅推動美國半導體芯片的生產和研發。雷蒙多預計這筆政府撥款將為芯片生產和研究帶來超1500億美元的投資。“我們只是需要這筆聯邦資金來解鎖民間資本,”雷蒙多表示,到完成投資時美國可能會有10家新的半導體工廠。
臺灣《經濟日報》稱,美國大力發展半導體業,不僅英特爾、美光等美企積極響應,臺積電、三星等非美國半導體指標廠也都會參與。臺積電去年宣布投資100億至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一座芯片廠。路透社日前還報道稱,臺積電計劃擴大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設廠計劃,未來3年共將在美建造6座工廠。
投資美日前景難樂觀
盡管收到多方邀請,但島內對于臺積電建設更多海外產能的前景并不樂觀。臺灣“東森新聞云”此前援引業內人士分析稱,日本半導體“黃金時代”早已過去,目前其發展有兩大弱勢:研發速度慢和人才老化。日本一個制程節點要兩三年,幾乎比臺灣慢一半。同時近幾年日本投入半導體的高級人才正在變老、變少,質和量都不足。
還有行業分析者認為,臺積電美國廠面臨數倍興建成本,加上要以加倍工資從臺灣調派大量人力前往,美國廠的競爭優勢恐怕難以樂觀。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直言,美國居心很明顯,就是要臺積電轉移技術,培養美國本土化制造能力。
臺灣《工商時報》稱,從地緣政治風險來看,臺灣若加入美國“半導體防線”,勢必面臨來自中國大陸的更大政治壓力。臺灣《聯合報》認為,臺積電最好的策略是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保持冷靜的距離,“對百萬名臺積電股東而言,他們在乎的是自身利益與臺積電前景,而不是美國利益”?!?/p>
相關新聞
- 2021-05-27甘肅建投七建公司舉辦勞動競賽總結表彰大會
- 2021-05-27甘肅稅務:“春雨潤苗”讓小微企業很“解渴”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