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回族自治州地處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富集,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中國彩陶之鄉”“中國花兒之鄉”“中國磚雕之鄉”“西部旱碼頭”等美譽。現有各類旅游景區景點107處,其中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7處,3A級景區9處,還有東鄉手抓、蓋碗茶、釀皮子、甜胚子、油炸食品等民族特色飲食。近年來,臨夏州著力打造文化旅游百億元產業,依托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加快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豐富旅游產品,打響“花兒臨夏·在河之州”品牌形象,旅游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臨夏州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職能,深化便民辦稅舉措,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積極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有效釋放稅制改革紅利,全力助推州內旅游業蓬勃發展,2020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數1198.2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9.2億元。
實施精準宣傳 扶持旅游產業穩增長
臨夏州稅務局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促進旅游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決策部署,針對旅游業納稅人區域性、季節性、時間性強的特征,以及景區分散、地理條件特殊的特點,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個性化上門宣傳服務,精準輔導稅收優惠政策,密切關注旅游產業納稅人稅負變化,主動解決涉稅疑難問題,跟進落實稅收扶持措施辦法,推動形成稅收助力全州旅游業蓬勃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我們公司是今年郁金香節所有花卉的種植養護方,本次郁金香節共種植“糖果王子”“春之歌”“世界之火”等十余種郁金香63萬多株。‘五一’假期時,五顏六色的郁金香在藍色黃河兩岸綻放。” 臨夏州天新園林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黨志雯介紹道。
據了解,該公司近兩年來先后在永靖黃河段各景區種植郁金香近200萬株,種植面積達到23畝。同時,還在景區內種植馬鞭草、虞美人、大花飛燕草、唐菖蒲等各類觀賞花卉,總數超過100萬株。“稅務局的干部走進我們公司進行‘一對一’的精準稅收宣傳,讓我們對國家的減稅降費稅收政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對下一步公司的經營有了更好的規劃,對于改善經營結構更加有信心。”黨志雯說道。
開展精細服務 助推企業駛入快車道
臨夏州稅務局秉承“始于納稅人需求,基于納稅人滿意,終于納稅人遵從”的宗旨,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聚焦納稅人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推出10類29項92條便民辦稅服務措施,創新稅費“套餐式”“滴灌式”“管家式”服務,結合工作實際先后推出“減稅降費明白卡”“稅惠幫”等個性化服務舉措,完善“項目管家”納稅服務數據管理平臺,擴大“銀稅互動”受惠面,今年1-5月累計為全州356戶企業發放貸款18.04億元,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有效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和獲得感。
積石山縣大墩峽保安族文化生態旅游有限公司的法人馬小賢說:“我們公司的大墩峽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幾年得到了長足發展,在這期間,離不開稅務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稅務干部通過上門輔導、稅務講堂等多種途徑為我們講解最新稅收優惠政策,解決企業涉稅難題,尤其是今年,稅務局推出了稅惠幫‘一企一策’清單,上面列明了今年新出臺的和我們已經在享受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上門輔導化‘近憂’,減稅禮包解‘遠慮’,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感覺心里特別踏實、特別溫暖。”
強化稅收分析 服務地方發展大格局
臨夏州稅務局認真落實稅務總局“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的要求,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緊跟經濟形勢發展需求,從稅收的角度分析全州文旅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州文旅產業發展建議,積極發揮好以稅咨政作用,凝聚更大合力為稅收工作提供強大支撐,構建精誠共治格局。
臨夏州委副書記、州長馬相忠在臨夏州稅務局上報的《稅收視角下對“十四五”期間臨夏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上作出批示:“報告立足我州實際,從科學嚴謹的數據出發,反映了我州文旅產業發展的現狀,從稅收角度對全州的經濟結構深入分析,客觀合理的反映出文旅產業發展的前景和問題不足,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見建議,有很強的針對性和一定的借鑒意義,希望稅務部門在服務好全州納稅人、繳費人的同時,繼續發揮業務優勢,做好全州經濟態勢研判分析,在指導稅收工作的基礎上為全州經濟發展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