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訊】19日,商務部召開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推進會。會上,公布了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名單:經國務院批準,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個城市榜上有名。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介紹,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對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他強調,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要準確把握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問題導向、突出特色,科學布局、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和六大重點任務。
具體來說,要聚焦“國際”,廣泛聚集全球優質市場主體和優質商品、服務,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構建融合全球消費資源的集聚地。要緊扣“消費”,高標準推進商圈建設,引領消費潮流風尚,加強市場監管服務,全力打造消費升級新高地。要突出“中心”,不斷強化集聚輻射和引領帶動作用,形成全球消費者集聚和區域聯動發展中心。
資料顯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法由來已久,熱度居高不下。
早在2019年10月,商務部等14部門發布《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明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并提出“擬通過五年時間打造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更明確提出“全面促進消費,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此次率先獲批的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外,至少還有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并將此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
另據國家統計局發布,31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最高的是上海,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萬元大關,以40357元領跑。
數據顯示,上海是上半年唯一一個突破4萬元大關的省級行政地區。北京以38138元緊隨其后,浙江首次突破3萬大關,以30998元位居第三,比其后的江蘇、天津、廣東高出不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說,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僅具有強大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消費資源集聚地和消費創新風向標。新發展格局下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意義重大,既有利于全面促進消費,也助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型平臺。
相關新聞
- 2021-07-20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聯創共建現場觀摩交流會在張掖肅南進行
- 2021-07-20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聯創共建交流推進會議在張掖召開
- 2021-07-20甘肅農信青年團員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熱潮
- 2021-07-20蘭州高新區街道召開黨建工作推進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