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東亞陸上的銀色飄帶,
歷史上,眾多民族在此交匯共生,
張騫、玄奘,馬可波羅等人都曾從這里走過,
它是東西方文明相遇的交匯點,
它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成為東方與西方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絲綢之路上的錢幣一直伴隨著古絲綢之路的興衰不離不棄。而武威,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河西走廊千年絲綢之路的第一站,當之無愧是絲綢之路的見證者。歷史上的武威,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也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商埠重鎮,中外商人云集的都會,《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玄奘西行路過涼州,目睹了涼州的繁盛,稱贊“涼州為河西都會,襟帶西蕃,蔥右諸國,商旅往來,無有停絕”,武威作為名副其實的河西都會,自然也遺存了大量的古代貨幣。
7月22日,《絲路探古》暑期主題研學營第三期“商旅往來無有停絕”活動吸引了20多名孩子參加,一場有趣的“小小考古學家”體驗課在博物館展開了……

活動開始,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社教老師的指引下,在展廳中開啟了探索古代絲路貿易的趣味之旅。通過老師對各個時代絲路貿易情況的講解,孩子們很快找到了與之相關的文物,不僅找到了漢代絲織品、前涼涼造新泉幣、魏晉累絲焊珠空心球飾、唐代梅花紋金飾片,還找到了西夏錢幣、銀錠和精美的刻花折枝牡丹紋金盞等。社教老師重點介紹了古絲綢之路貿易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粟特人,欣賞了別具一格的唐三彩,并帶領孩子們參觀了古代錢幣展,孩子們欣賞了從先秦到民國時期不同材質、不同樣式的古代錢幣,不僅提升了對古錢幣濃厚的興趣,還增加了對古代貿易的認知和了解。

在武博小課堂中,孩子們學習了絲綢之路和古代貿易的相關知識,進一步認識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進行絲綢貿易的通道,也是多種物品、多元文化的交流之路。貨幣作為貿易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孩子們通過分小組對戰的方式對古代錢幣的名稱、時代、質地、特點進行搶答,在歡樂的氣氛中加深了對古代錢幣的印象。

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環節是“我是一名小小考古學家”,為了讓“小小考古學家”們得到完美的體驗,社教老師精心設計了活動程序,將考古材料模型提前埋在模擬“土坑”中,讓孩子們自己探索尋找挖掘。挖到“文物”的孩子們激動地大聲喊著:“快看,我挖到寶藏了!”孩子們對手中的“寶藏”產生了深厚的興趣,開始用小錘子、小鏟子、小刷子進行清理,一點點把灰土去掉,“寶藏”逐漸顯現出來。“這是什么呀?”“我已經看到邊啦!”“哇,我的是銀錠!”“我的是銅錢”……“小小考古學家”們忙得不亦樂乎,沉浸在考古的樂趣中。在此環節,他們表現出了超強的動手能力與堅持精神,小朋友們的臉上都綻放出挖到“寶貝”取得成功的笑顏,并向老師和爸爸媽媽展示著自己的考古成果,現場一片熱鬧。

本次《絲路探古》暑期主題研學營第三期“商旅往來無有停絕”研學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采用沉浸式+探索式教學方式,通過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思考力,帶領他們步步深入走進絲綢之路,尋找貨幣寶藏,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熱愛歷史、保護遺產”的種子。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和接續奮斗,今天的“小小考古學家”們未來或許將從我們手中接過文化遺產保護的接力棒,繼續做文化遺產的搶救者、保護者、研究者、傳播者和傳承者。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