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一場甘霖澆灌榆中大地,城市被洗刷一新,雨水融入宛川河,灌溉到一片片鄉間田野。地上的草、路邊的樹與遠處的興隆山盡情沐浴著雨水,青翠欲滴。

榆中縣充分依托資源優勢,在這山水之間,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
生態建設項目讓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榆中縣采取春、雨、秋“三季”搶墑造林方式,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含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面山綠化等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6872畝,建成林業管護站點10處、水利工程7處、泵站10座,工程實灌面積7441畝,其中節水滴灌面積5000畝。建立防火檢查站2個、瞭望臺3個,新修林區道路12條28.6公里,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經濟來源和市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生態屏障作用讓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興隆山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是甘肅省的重要生態屏障,榆中縣嚴格靠實壓緊生物多樣性保護“生命線”。目前有昆蟲1048種,蜘蛛87種,脊椎動物160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動物14種、珍稀瀕危植物3種、國內特有5種,馬麝數量達到2200只以上,巖羊800只以上,是中國黃土高原珍貴的動植物基因庫之一。
退耕還林工程讓生態經濟齊發展。榆中縣深入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目前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14.15萬畝,讓7393戶農戶戶均收益2.3萬元,生態護林員公益性崗位的設置,幫助819人解決就近就業,人年均收入8000元。
義務植樹讓生態發展思想深入人心。榆中縣廣泛開展春、秋兩季義務植樹活動,有效示范推動了全縣的林業生態建設,先后在甘草店鎮車道嶺、定遠鎮西山、清水驛鄉岳家山等地建立機關干部義務植樹基地6處,林木覆蓋率達95%以上。全縣各鄉鎮建立50-100畝義務植樹基地23處,高崖鎮等建立“黨員共建林”,以志愿服務實踐宣傳生態發展思想,讓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據悉,僅“十三五”時期,榆中縣森林覆蓋率由14.88%增長到16.01%,活立木蓄積量17.8萬立方米,人工林面積50.9萬畝,林業面積182.4萬畝。榆中縣將持續加快北部干旱山區生態屏障建設,持續推進三北工程、天保工程及公益林管理工作,踔厲奮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自然資源保障和服務。
相關新聞
- 2021-08-19甘肅銀行參與研究的課題論文獲“前瞻價值突出論文”獎
- 2021-08-19國網慶陽供電公司:“五嚴四到位”織密疫情防控“監督網”
- 2021-08-19方大炭素開展強對流天氣應急預案桌面演練
- 2021-08-19方大炭素高壓浸漬及二次焙燒隧道窯項目投入試生產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