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后、中秋前的這段時間,隴南市成縣核桃皮由青變黃,卻尚未脫落,是最佳的采收期,收早了,核桃仁不夠飽滿,收遲了,核桃仁會變黑變硬。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小鬼會爬到樹上給核桃灌油,七夕前的核桃,皮澀難剝,仁淡而無味,灌了油以后就會變得殼堅仁白,入口生津,令人回味無窮。
今年,成縣林緣家庭農場的核桃種植戶張衛林的核桃實現了大豐收,采摘現場他突發奇想,用新鮮核桃在樹下擺出“稅企一家親,‘核’你在一起”的字樣,然后第一時間微信發給了經常和他聯系的稅管員陳俊強。硬“核”表白的背后,是成縣稅務人寒來暑往始終如一的“硬核服務”。

張衛林是成縣王磨鎮王坪村的一名退伍軍人,前些年他流轉200多畝土地,帶頭在家門口發展核桃產業。據張衛林介紹,去年農場的200多畝已掛果的核桃樹產青皮核桃200余噸,今年核桃長勢喜人,是近年來掛果最多的一次,保守估計可以達到300噸左右。張衛林說:“核桃大豐收,我想夸夸成縣稅務局。從我2016年創業到現在,稅務局對我的幫助和扶持從未間斷。創業初期,我對稅收政策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稅務局就組織‘青年干部入企宣講團’上門輔導。五年來他們累計為我上門輔導26次,共發放各類稅收宣傳資料和減稅降費明白卡60余份。”
張衛林還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農場發展遇到瓶頸,核桃銷路不暢,成縣稅務局及時選派兩名“三師”專業骨干前來對接,指導農場調整發展思路和銷售模式,采用“直播帶貨”“優惠團購”和“扶貧采購”等方式,很快打開了核桃銷路。
“這幾年,我們享受了很多稅收優惠。單就現在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額從每季度30萬元提高到45萬元這一項來說,按照去年的銷售額估算,一年能給我們農場減免稅費6萬多元。節約的這些錢我一部分投入核桃種植,一部分用來購買核桃樹綜合管護知識課程。通過多次學習,我掌握了不少技術,并運用到實踐中,所以今年的掛果率非常高。”
成縣核桃栽植歷史悠久,是國家首批命名的“中國核桃之鄉”,成縣核桃產品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為鞏固全縣脫貧成果,謀劃鄉村振興戰略,成縣堅持“基礎在核桃、優勢在核桃、特色在核桃、出路在核桃、希望在核桃、潛力在核桃”的發展理念,目前已形成了11條萬畝核桃林帶,輻射帶動全縣17個鄉鎮245個行政村實現了核桃全覆蓋,總面積達到51萬畝,共種植核桃1100萬株,年產量3.65萬噸,產值5.21億元,種植戶戶均收入9000多元。張衛林只是全縣核桃種植戶中的一個代表。
核桃,再普通不過的小堅果,在國家涉農優惠政策支持下,如今已成為成縣父老鄉親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相關新聞
- 2021-09-09甘肅省稅務局“稽查講習所”成干部充電站
- 2021-09-09蘭州城關區稅務局以實際行動助文明城市復檢測評
- 2021-09-09蘭州高新區稅務局有序開展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工作
- 2021-09-09蘭州西固區稅務局:“春雨潤苗”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添動能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