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9月30日訊 最近,東鄉繡娘楊梅蘭拿到了自己的駕照。“前段時間忙著在家刺繡趕工時裝周,參加走秀的培訓,考駕照的事就先擱置了。”楊梅蘭說道。而考取駕照則是她實現“買輛自己的車,然后開車帶著家人去外面看看”這一愿望的第一步。

楊梅蘭的駕駛證
25歲的楊梅蘭家住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紅柳村,這里山大溝深,自然條件嚴酷。楊梅蘭說,“在幾年前,每天干農活、做家務,身上總有拍不完的土,縣城是她去過最遠的地方。”那時的她,心里總認為女人只能圍著鍋臺轉。2018年,楊梅蘭主動向家人提出要去繡坊工作,她想自己掙錢養活孩子。但按照東鄉傳統,婦女婚后不能外出工作,要留守家中照看老人孩子。為了能夠順利加入繡坊,楊梅蘭向家人保證自己會做好家務再刺繡,絕不耽誤家務活。
彼時的楊梅蘭或許不曾想過,有一天她將作為東鄉刺繡的代表,走上國際舞臺,讓擁有千年傳承的非遺產品煥發新的生機,走出甘肅、走向全國、乃至全球。
2020年10月25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打造的“天才媽媽×東鄉繡娘”扶貧計劃,在北京“2021春夏中國國際時裝周”上舉辦東鄉刺繡專場時裝秀。楊梅蘭作為東鄉繡娘代表之一,遠赴千里前往北京走秀;不久之后,楊梅蘭再次跟隨“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亮相上海時裝周,向時尚界展示東鄉繡的現代美。

上海國際時裝周(左一為楊梅蘭)
“坐飛機、去北京天安門、看上海夜景以及站在舞臺的聚光燈下,這都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幾次參加國際時裝秀的經歷讓楊梅蘭開了不少眼界,以前家里沒網,兜里沒手機的她最近這段時間,正跟著手機上的短視頻博主學做一道叫“香煎茄子”的菜。

楊梅蘭在刺繡
“我不再是只會做家務的主婦,我也能自己掙錢。”如今的楊梅蘭以更積極的姿態積極參與到東鄉當地的刺繡宣傳,多次作為培訓老師幫助當地繡娘提升技藝,而高超的刺繡技藝也讓她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碧桂園主導的刺繡產品開發過程中。一架繡繃,十指春風,在東鄉縣達坂鎮碧桂園東鄉刺繡產業樞紐,31歲的繡娘鄭麥麥正在和其他繡娘一道用靈巧的雙手繡繁花繡綠葉,也繡著對小康生活的新希冀。
東鄉刺繡產業樞紐“天才媽媽·夢想工坊”公益項目是由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動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資500萬元為東鄉當地打造一個集展示、研發、生產、培訓、銷售、宣傳為一體的綜合性運營主體。

碧桂園東鄉刺繡產業樞紐一角
“在這里不用風吹日曬,還能靠自己的雙手掙到錢,和大家一起干活,有種被需要的感覺,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期待。”鄭麥麥一邊說一邊和其他繡娘們趕制一批新訂單。受惠于國家異地扶貧搬遷安置政策,鄭麥麥有了自己的新家,距離東鄉刺繡產業樞紐只有5分鐘的路程。因為新家附近配備了托兒所、學校,如今“上班送進校,下班接回家”正在逐漸將更多的婦女從家庭中解放出來。
“工資我都存下來了,打算在新家添置些家具,再給孩子們買幾件新學期的文具和圖書。相信只要我多學習多努力,以后生活肯定會越來越美好的。”鄭麥麥說這話時,眼中閃著光芒,充滿自信。
卸下心理負擔、緩解家庭負擔,東鄉婦女們迎來的不只是消除弱勢境遇,更是走向現代美好生活的歷史性機遇。“我想把刺繡的手藝練好,將來有一天也能站上T臺。”這是鄭麥麥許下的愿望。從常年深居家中看孩子做家務,到運用高超的刺繡技藝賺到人生第一筆收入,登上國際時裝周……楊梅蘭、鄭麥麥的情況只是近幾年東鄉繡娘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
拒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碧桂園集團聚焦東鄉刺繡,開發出土豆環保袋、九色鹿環保袋、手工刺繡圍巾等多款熱銷產品,共計助力銷售東鄉刺繡產品11萬件,幫助當地1000多名繡娘增收,在凝聚篩選出一批骨干繡娘的同時,也吸引更多當地婦女加入刺繡產業項目。

東鄉刺繡產品展覽
“現在東鄉刺繡已經作為一個產業在市場上流通,目前我們已經初步開始對接一些外部訂單,下一步將和李寧、馬克華菲、皮爾卡丹這些知名品牌進行合作。”碧桂園東鄉縣鄉村振興項目部刺繡產業負責人邱堃說。他深信,未來,當地繡娘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力量。同時他也期待能讓世界看見東鄉非遺技藝文化傳承之美,也讓世界知道,在遙遠的大山有這么一群婦女,正在努力繡出絢麗多彩的明天。
相關新聞
- 2021-09-30看闔家團圓、賞圓月美景,快手聯合全國媒體、媒體人打造“一起過中秋”活動
- 2021-09-30甘南教育:沿著教育信息化 走向教育現代化
- 2021-09-30蘭州新區城市礦產與表面處理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奠基開工
- 2021-09-30甘肅民翔新能源智能化產業基地開工建設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