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暑期社會實踐中,甘肅農業大學學子深入農村基層,切身感受最真實的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風貌,在實踐中培養“三農意識”,厚植“三農懷”,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甘農力量。
心懷稼穡情,科技助振興
他們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向農業,把專業學習同農業生產實際相結合,以農科學子服務“三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用科技的力量助推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林學院赴渭河源萬壽菊種植產業發展調研實踐團依托學科優勢,從“理論+實踐”“民生+生態”“線下+線上”三個維度,為當地萬壽菊種植產業及生態發展提供改善方案,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水利水電工程學院赴隴南市徽縣“廁所革命”主題調研實踐團對徽縣四個鄉鎮開展實地調研,分析總結徽縣“廁所革命”政策的優勢和不足,同時制定改善措施,完善管理體系,加強宣傳示范,以期完成以廁所之“點”帶鄉村振興之“面”。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由碩、博士研究生組成的高層次實踐服務團,深入多地牦牛養殖合作社集中開展以牦牛疫病防治、生產繁殖服務為主的實踐工作,學以致用,以實實在在的牦牛養殖技術助力藏區鄉村振興。

管理學院“青春助力鄉村振興”村莊規劃服務實踐團在張掖市甘州區梁家墩鎮開展實地走訪調研,完成了當地村莊規劃的文本及圖件,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持。

以青春之力,煥希望之光
他們的到來為鄉村留守兒童帶來知識、帶來陪伴、帶來希望,他們與兒童一起游戲、一起生活,他們喚起孩子們“心中的巨人”,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心靈之窗,煥發希望之光。
草業學院赴岷縣“情系留守兒童,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服務實踐團為西江鎮小學開展為期一周的課業輔導、武術課教學、植物標本制作、心理健康教育、文具捐贈等活動,用陪伴溫暖心靈,用知識啟迪成長。

農學院赴隴南市文縣“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主題服務實踐團通過支教與農村留守兒童朝夕相處,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讓留守兒童真正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推普鄉村行 扶智先通語
他們助力提高農村群眾普通話水平,消除語言交流隔閡,向著讓所有的人都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寫一手規范漢字的方向努力,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貢獻青春力量。
益潤隴原公益平臺赴定西市岷縣“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服務實踐團以普通話口語培訓、中華經典賞析、紅色詩文誦讀為內容,提高當地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培養青少年學生閱讀經典的好習慣。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赴白銀市靖遠縣“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服務實踐團在實踐地開設推普文化小課堂,規范當地中小學生日常用語發音,激發大家對普通話的學習熱情。

繪美麗鄉村振文明鄉風
他們以墻為布,畫美鄉村,為原本平淡枯燥的院墻注入了新的內涵。在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也使一面面墻壁變成美觀又會“說話”的正能量傳播者,傳遞了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
財經學院“手繪墻扮靚平涼新村、新活力添彩鄉村振興”服務實踐團走進平涼鄉村,利用寸土空間將鄉村墻面繪制成當地文化教育的戶外大課堂,以新穎、獨特的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益潤隴原“溫暖水杯”公益項目實踐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鄉土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以漫畫、標語的形式繪到農村墻面,向村民倡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文明、新政策。

實踐期間,甘肅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暑期實踐活動受到多家紙媒和網絡媒體的關注,先后被中新網、甘肅省學聯、甘肅青年、蘭州日報、每日甘肅網等十余家媒體多次報道。甘肅農業大學實踐團還收到實踐地多封感謝信,答謝實踐隊員在對當地留守兒童的傾情關愛和鄉村公益事業的大力支持,甘農學子向社會各界充分展示了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的使命與擔當。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