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10月10日,“協同發展向西望 續寫絲路新篇章”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甘肅,網絡媒體采訪團首站來到敦煌,從莫高窟經典的壁畫與彩塑作品中,領略西部藝術;在鳴沙山、月牙泉貼近敦煌的心臟,感受大漠戈壁中璀璨明珠的光芒。

“協同發展向西望 續寫絲路新篇章”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敦煌莫高窟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助理館員何靚在莫高窟工作的第十一年,剛來時,因趕上莫高窟的旅游“旺季”,她以新人的身份就破例頂上了講解崗位。走進洞窟,她一邊慢慢跟著前輩學習,一邊把敦煌介紹給國內外游客,從生澀到熟悉。
進洞窟的第三年,何靚心里開始打起退堂鼓,因為生活中面對的除了壁畫就是茫茫戈壁。年輕人向往花花世界,然而在莫高窟里,陪伴她和伙伴們的只有近乎單調的守護和對望,娛樂,購物、休閑……一切原本看來很簡單的要求,在這方昏暗的石窟內都是奢求。
“其實,過了難熬的時間,就會發現你越講越喜歡它,越講越愛它。”熱愛最終戰勝了一切孤寂,熬過孤獨感的何靚從心底里喜歡上每天守護的這片土地。

網絡媒體采訪團參觀莫高窟,用手中相機記錄下這次“相遇”。
“洞窟內的壁畫、石窟都是有故事的,剛開始只是在背講解詞,但是時間越久,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理解這個地方。”何靚說,到目前為止,自己走過兩百多個洞窟,作為工作人員比游客更“幸運”的一點就是能看到游客看不到的畫面,這些東西代表了千年文化的積淀。
她說,在不同情況下,代入的感情自然不一樣。比如,在介紹塑像時,自己更側重于講一些背后的細節和故事,為什么會塑造成這樣?為什么會這么好看?以及匠人的技藝如何體現在每一尊佛每一處細節上,連衣袖的細節都大有講究。
莫高窟有很多像何靚這樣的人,經歷了從最初進窟的驚喜,到茫茫戈壁的孤單以及最終忠于熱愛,扎根于這片熱土的心路歷程,其中糾結三言兩語自是不能表達清楚,但很多人與她一樣,把家都安在了這兒,或許這就是答案,走到最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敦煌介紹給世界。
“敦煌真的值得來,莫高窟也真的值得一看。我們這樣一群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守著這里”,“守著”——這個詞的重量在這群人的心里應該有更多的意義,何靚說著哽咽了一下,眼睛里泛起淚花。
文物的開放和保護是矛盾的,在何靚和伙伴們的講解過程中,每次都要花很多時間去制止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何靚更希望每個來到莫高窟的游客能尊重這里,一起去守護這份祖先留下來的瑰寶。
從莫高窟到月牙泉,從清晨到黃昏,甘肅的大漠,大漠的敦煌,每一塊地方都在訴說著西部的魅力,采訪團一行所到之處都驚訝于祖先情感的細膩和深厚的文化積淀。
據了解,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藝術寶庫。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
鳳凰網甘肅頻道供稿
相關新聞
- 2021-10-11環保項目助力,方大炭素廠區越來越靚
- 2021-10-11“這個國慶,我們堅守在崗位上”——方大炭素員工節日速寫
- 2021-10-11方大炭素又發“孝敬父母金”啦!
- 2021-10-11方大炭素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