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慶陽遭遇多年未見的崩塌、滑坡、泥流和中小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廣大干部員工聞“汛”而動、挺身而出,趟泥河、架線路、保供電……堅決打贏打好這場抗災保電攻堅戰,用果敢的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留下一個個感人的“最美身影”。

他是父親,更是現場搶修指揮棒
“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搶修多了,但這次的印象最深刻。”回想起才經歷過的搶修救災,合水公司生產分管負責人蔡曉成說。
“爸爸,你這剛做完手術還沒有完全恢復,我生病的時候你都一直跟我說要聽醫生的話,可你怎么不聽……”10月5日一大早,一聽蔡曉成說要趕赴搶修現場,兒子蔡瑞澤耷拉著小臉嘟著嘴巴說,但一想起爸爸對待工作認真且“執拗”的性格,蔡瑞澤又將準備“說教”的話語咽了下去,懂事的抓起父親的手叮囑他要按時吃藥、保護好身體。
5日上午10點多,蔡曉成隱瞞著病情與全體搶修工作人員一同奔赴搶修現場。“大家在桿上安裝金具、放線搭接的過程中,一定要先觀察、再操作,防止桿身濕滑、土質松軟、倒桿砸傷,務必要在保證個人自身安全的同時再開展搶修。”在112城楊線南咀支線18號桿塔周圍夯土填實工作現場,蔡曉成對每一名搶修人員反復提醒,全然忘記自己才做完手術不久。從搶修開始到受損線路全部恢復供電,蔡曉成未曾缺席過每個工作點,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國網人的擔當。

他是黨員,更是現場搶修主心骨
“楊主任就是個陀螺,在檢修現場忙的團團轉”,在搶修工作現場的工作人員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兒一邊打趣的對楊軍說。
楊軍是合水公司生產技術部副主任,也是一名老黨員,自參加工作起,就用自己的腳步丈量過合水供電區域的每一寸土地。多年來,楊軍在工作當中不斷鑄就了堅韌不拔、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也積攢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國慶期間,本已值班2天的楊軍,在發生災情之后立即返回工作崗位,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制定搶修工作方案。災情發生后,他楊軍率領著“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奮力鏖戰在電力搶險一線,在風雨中接受洗禮,在搶修現場接受重重考驗,哪里任務急難險重,哪里就有楊軍他們沖鋒在前的身影。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楊軍他們在越是困難、越是危險的時刻,越是表現出了電力鐵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和頑強作風,他們結協作、頑強拼搏,竭盡全力搶修恢復供電。
他是丈夫,更是現場搶修主力軍
“老公,你答應陪我去看《長津湖》的,你又騙我……到現場,一定要注意安全。西華池供電所職工莊東峰的妻子柳亞仍雖然心有不滿卻又心疼的對莊東峰說,原來10月2日已經訂好電影票,準備帶妻子去看電影的莊東峰在接到工作任務之后,只好取消了看電影的計劃,這才惹得妻子心有不滿,畢竟這不是他第一次在妻子面前做一個“失信”的丈夫了。
10月8日,在111吉峴線搶修工作現場,莊東峰和搶修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奮戰了6天,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瑟瑟的寒風不斷的侵襲著他們的身軀,倒灌的泥水充斥著絕緣靴,不放過他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對于這些也許司空見慣,也許已經麻木,沒有人退縮,有的只是加快搶修的速度,有的只是恢復供電的喜悅。
“來來來,這個工作讓我來,我上桿操作經驗豐富。”莊東峰做好安全措施之后,搶著登上桿塔,開始了更換絕緣子和緊線的工作,在桿塔頂端,汗水和雨水交織著順著早已凍的泛紅的臉頰流下來。年僅33歲的他因為長期勞作,總顯得比同齡人看起來稍微大些,但是工作中堅定的眼神依然如同剛參加工作的樣子。
在當天搶修結束后,莊東峰返回所內,顧不上吃飯便裹著雨衣在沙發上沉沉的睡著了。作為一名丈夫他也許是不稱職的,但是作為一名電力工人,他承諾客戶的從未缺席,敬業精神也由衷讓人贊嘆。
(通訊員 彌波 樊永芳 梁鵬飛)
相關新聞
- 2021-10-1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奮戰暴雨72小時,彰顯“慶陽供電”速度
- 2021-10-1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貼心服務助秋收
- 2021-10-11暴雨來襲,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在行動
- 2021-10-09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入戶講解電價政策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