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又一波新客人涌來,二話不說,下單,付款……這是最近,拼多多上一家名為“農夫口袋小東家”的涌泉蜜橘網店,所遭遇的“離奇”事件。直播間里,有剛進來的人在急切詢問:“是這家嗎”“這是大學生說的那家嗎”“請問你是送浙大學生橘子的老板嗎”……
原來,一名浙大博士生之前曾在此訂購橘子,溝通中店主得知買橘子是為做科研,決定免費寄一箱,還說“幫不了國家大忙遇到了就出點力”。這段聊天記錄被博士生發出后,引來同學們紛紛下單“手動點贊”,完成了一場愛心接力。以至于,店家都不得不勸大家理性消費。
據報道,店家是一對剛完婚的年輕人,大學都學的是室內設計。其中,丈夫陳凱先是在一家裝修公司工作了近兩年,摸索出門道之后自己創業開了家裝修公司,現在在網上賣衣服和桔子相當于是副業。他們不僅是有愛心的年輕人,也是勤勞的、有志氣的年輕人。
我們常常發問:什么樣的人才是青年人的榜樣?這件事情就告訴我們,他(她)并不遙遠,很多時候就在我們身邊。
對于廣大普通民眾來說,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每個人又都處于不同的行業,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各自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能夠下意識地“遇到了就出點力”,這便是集體意識的自然流露。
那句“幫不了國家大忙遇到了就出點力”,是再樸素不過的家國情懷。愛國從來不是抽象的,也不全都是宏大的,它體現在日常小事中,體現在我們觸手可及的手邊,甚至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零零碎碎。如蜜桔網店的老板,雖然普通,但因為小小舉動而閃閃發亮。
人人都以為這個國家做點什么而驕傲,這便是充滿陽光和力量的社會。坦白說,浙江大學肯定不缺這一點采購橘子的錢,但是被店家遇到了,他們知道了橘子的重要用途,便欣然免費,這是再典型不過的中國式人情味兒。這味道,真好。
其實,類似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并不難遇到。比如,疫情期間,我們看到過自愿免費接送醫生護士的網約車司機,看到過冒著寒風和感染風險為居民配送生活用品的外賣員,看到過不知名的萬千網友,制作一份份“救命文檔”……而這樣的善舉,同樣也會得到廣大網友的熱情回饋。
這次,眾多網友購買蜜橘,其實也是愛國情懷的樸素展示:我自己或許做不了什么,但是可以幫助那些可以出力的人。蜜橘店家是這樣的人,那些慷慨消費的網友,又何嘗不是呢?用愛心回報愛心,以良善對待良善,這便是一個社會無窮的生機,一個國家蓬勃發展的動力。
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古老的智慧里,教給我們的不僅是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該是文明社會良好運轉的基本邏輯。事實上,也很少有人有能力一出手就能幫個“大忙”,很多時候,正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合力,才能完成一次壯舉。
這件事情也折射出,普通民眾對科研工作的敬仰和支持。他們或許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橘子被用來做什么實驗,實驗的數據有什么具體的現實意義,但他們卻打心底佩服那些搞科研的人,這種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氛圍,同樣值得發揚和珍惜。(史橋 邵江梅)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