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天,我們沒有見過你們的臉,沒有與你們說過太多的話,但是我們看到了你們堅毅的目光閃閃,看到了你們疲憊的身軀依然矯健,更感到你們大愛的心腸暖暖!”11月12日,蘭州市城關區一集中隔離點工作人員收到了一封暖心的感謝信。一位隔離人員在隔離期滿回家前,將自己的經歷和對工作人員的感謝寫在了這封信中。
“集中隔離點”這個聽起來不那么可親的名字,蘊含的卻是對疫情的堅守,對大眾的負責以及對被隔離對象的暖暖關懷。疫情就是命令。19日凌晨,城關區工信局副局長李明臨危受命,立即連夜號召其他工作人員進駐隔離點,組建起了城關區集中隔離點服務隊之一。
作為隔離點負責人,李明帶領9名工作人員(其中醫護人員4名,其他工作人員5名),隔離酒店工作人員2名,第一時間投入了緊張的物資籌備、場地熟悉、流程梳理、防護培訓、消殺培訓、醫廢垃圾安置轉運等工作。從19日下午3點開始到11月1日,陸陸續續接收入住留觀人員148名。截止11月15日,該隔離點所有留觀人員均已解除集中隔離返家。
“我們這個點比較特殊:一是設置最早,是全區成立最早的第一批集中隔離點之一,里面有一群最專業的醫護人員;二是少年兒童多,孩子們的抵抗力相對較弱,需要特別看護,所以一位兒童必須有一位家長陪同。”每天進行核酸檢測和詢問時,李明與同事們往往需要俯身蹲下來和小朋友拉近距離。
李明介紹,核酸檢測、體溫測量、送三餐、醫廢垃圾處理、環境消殺、安全巡檢等都是每日例行的工作,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到最后一次量完隔離人員體溫就晚上11點了。回到清潔區后,他還要組織團隊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培訓,總結當天工作,傳達最新防控要求,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他說:“雖然我們是全區第一批隔離點之一,但我們的隔離點醫護團隊是全區最強、最有經驗、最專業的,面對一些突發情況,我們有信心也有經驗處理好。”
據了解,為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從2020年3月起,城關區從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醫院、衛生監督所抽調了一批能力強、素質高、責任心強的醫護人員組建了為集中隔離點服務的專業醫護團隊,專門為境外返蘭和中高風險區來蘭人員提供隔離服務。長期的高強度工作讓李明整個團隊擁有了身經百戰的實操經驗和強大的凝聚力。
這次疫情發生后,為盡快掌握留觀人員情況,李明要求團隊成員建立了隔離人員專屬微信群及重點關懷人群臺賬,其中年齡最小的1歲8個月,最大的74歲,孕婦3人,最大群體為小學生,年齡均在10歲左右。
“這次疫情隔離有不少孩子,突然轉換生活環境,孩子難免會有一些不適應,于是我們就給小小童準備了牛奶等慰問品,對小學生及家長加強心理溝通、疏導,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度過隔離的這段時間。”李明告訴記者。留觀期間,有位5歲孩子晚上11點多突發高燒,經請示上報后,他立即要求醫護組派人陪同家長送小孩到醫院就診,經醫生開具對癥藥物后,于次日凌晨2點才返回隔離點,之后他又要求醫護組、信息組同事,對此孩子加強重點關懷問候,慢慢的孩子的癥狀也逐步緩解。
“醫護組,我愛人懷孕14周,留觀前就有先兆流產的癥狀,今天有點腹痛、流血,怎么辦?”一位留觀人員家屬焦急的電話咨詢醫護人員。李明帶領工作人員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將孕婦送往婦幼專科醫院,結果被診斷為“先兆流產”。往后的隔離日子,李明特別囑咐醫護組加強對患者的關心,還安排賓館食堂專門定制“月子餐”提供營養,同時還邀請心理醫生為產婦進行情緒疏導,并送去了營養品、純牛奶、面包、水果等慰問品。
“吃的好、暖氣好、服務好”是留觀人員對李明團隊28天工作的評價。但問起他個人生活中的困難時,他卻說“沒有困難”。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李明和妻子兩人都奔波忙碌于防疫一線,近一個月來,兩人都沒有回過家,家中只留下獨自復習準備高考的孩子。
雖然目前隔離點留觀人員已全部返家,但李明團隊還要繼續進行消殺、醫廢處置等后續收尾工作,接下來還要隔離14天。回想起抗疫的點點滴滴,他告訴記者“看到這些感謝信,我非常感動,這是對我們28天工作最大的肯定和回報。能為蘭州疫情付出辛勤的勞動再苦再累也值得,我們的誓言是‘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相關新聞
- 2021-11-17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 2021-11-17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強化共享共創 著力打好協同發展組合拳
- 2021-11-17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 2021-11-17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青年志愿者獲共青團甘南州金融工作委員會表揚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