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2月6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 文/圖)近年來,武威市涼州區愛華育新學校以強化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素養、打造高效課堂為工作重心,以注重學生過程評價、完善師生激勵機制為措施,狠抓教育教學質量。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中考成績穩步提升,連續保持全區領先水平,省級示范性高中錄取人數持續增加,連續八年被涼州區教育局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19年被涼州區委區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成為當地教育教學質量品牌。

強化教師培訓 提升教師素養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而教師的教學活動,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影響著學生的個性品質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教師。因此學校把教師培訓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抓手。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學習法律法規,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把握“育什么樣的人、怎樣育人、為誰育人”的導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愛崗敬業和熱情為學生服務意識,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強化教師業務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堅持“請進來,送出去”,創造多種學習渠道,提升教師素養,開闊教師眼界,豐富知識積累。先后邀請魏書生、黃寶國、吳積軍、趙克禮、張發生等國家級、省級“國培計劃”項目專家和特級教師、教學一線名師30多人來學校進行教學指導和教師培訓。加強與名校的橫向聯系,堅持與武威九中、會館小學、共和街小學等合作,適時安排本校教師到“聯盟”學校聽課和上課,取他人之長,補自家之短;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分赴衡水、長沙、重慶、杭州、昆明、成都、西安等地考察學習。幾年來,學校僅在師資培訓方面,就投入了100多萬元。培訓學習,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先后有60多名教師獲省市區表彰獎勵,增強了學校發展活力。組織教師通學教材、教輔、課標,把握各學科整體知識架構。在制定學科教學計劃上,有前沿性、前瞻性,能考慮學科的特殊性,上有把握、有尺度的課,重視學生的終身發展。組織各學科教師選做歷年中考試卷,把握中考命題導向,精準把握重點、難點、考點,因材施教,減少學生訓練量,避免題海戰術,有針對性強化訓練,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改進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強化集體備課,落實備課制度。各學科教師積極參與學科研究、探索、總結。經歷“組織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化設計”“骨干教師把關評定”“課后總結經驗”的六個環節,注重“教法”,特別是選擇“學法”,因材施教,使備課為上課打牢基礎。在集體備課中,根據各學科特點集體討論,學生預習留什么問題,課前如何檢測(活頁)課中講授采用什么方法?學生如何自主學習?真正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學起來。課前檢測積極搶答,課堂討論有見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課后檢測分層進行,讓好學生吃得飽,差學生吃得了,讓學生人人有進步、產生成就感。
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落實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動起來:課前落實預習,課堂教師有效提問,讓學習多思善問,課后及時復習、檢測,以課前、課中、課后“訓練”為主線、落實“學會”為宗旨,讓課堂“緊張”而充滿活力,讓學生渴望上課,有備而上課,讓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得以發揮。認真落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制度措施,做到有布置就有檢查,有檢測。
把結果評定轉化為過程評價
與時俱進完善和落實教師獎勵機制。讓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在管理上由“被管”轉變為“自管、自律”,從而推進學校教學計劃落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課前制定好學生評價機制。準備好記錄表格、獎勵“小禮品”,抓住課前、課中、課后動手、動腦、回答問題的表現及時給予獎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過程評價作為學生近期進步指標,形成趕、比、超的學習氛圍。
相關新聞
- 2021-12-06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連續12年全球第一——我國風電還有多大潛力
- 2021-12-04甘肅中醫藥大學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輔導報告會
- 2021-12-05傳遞法治理念 中鐵二十局市政公司舉辦普法知識競賽活動
- 2021-12-05方大炭素入選“2021全球石墨電極優質品牌”企業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