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未來十年,居民財富穩健增長的路徑在哪里?

21-12-16 14:29 來源:環球網 編輯:田洋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設定“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時,明確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作為衡量民生福祉的指標之一。從居民收入結構來看,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來源由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構成,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就公開表示:“要使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需要在這四方面努力。”

  財產性收入,也稱資產性收入,指通過資本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即家庭擁有的動產和不動產所獲得的收入。早在自2007年10月,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財產性收入” 這個新名詞便被大家所關注,如果讓居民獲得更多、更可持續的財產性收入更是資產配置、財富管理領域永恒的話題。

  強需求:公募基金發展迎來最強“風口”

  回望過去十年,房地產是實現財產性收入和個人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也曾給大家帶來了很好的財富增長的體驗,但是伴隨著“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和房地產稅全面試點等長效調節機制落地,房地產資產增值效應將顯著下降。

  不容忽視的是,經過改革開放以來持續4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居民個人財富積累也達到了相當高的量級,當能夠沉淀大量資金的房地產不再成為投資的主流方式,居民個人財富管理需求又將通過哪些方式來釋放?

  中泰資管聯席首席投資官姜超此前就公開表示,未來十年,全社會的財富創造主體將有望從房地產市場轉到資本市場。近日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天弘基金、21世紀資本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一份《中國居民穩健理財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241萬億人民幣,以房產、股票和存款為主的資產占據了中國居民總資產配置的90%以上,但是資產配置結構在持續發生變化:房產在居民總資產中占比在2005年觸達62.8%的高位,之后緩慢回落,至2019年已經回落至55.2%;與此同時,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資產占比開始逐年提升。

  事實上,伴隨著近兩年國內公募基金業績大爆發,在賺錢效應刺激下公募基金規模迅速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上述判斷。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截止到2021年9月末,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23.9萬億元,較2020年末猛增超4萬億,較2019年年末更是增加近10萬億。

  但是也需要看到,正在蓬勃發展的公募基金行業,其細分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特別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幅度有所加大,截至11月30日上證指數年內上漲2.64%,年內最高點達到3731.69點、漲幅達7.48%,最低點一度探至3312.72點、跌幅為4.59%。

  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波動加劇,《報告》中引用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全市場可統計的2440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6%,平均最大回撤達到16.6%,最大回撤接近40%,更有40%的基金年內絕對收益為虧損。而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全市場可統計的2050只“固收+”基金(包括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中,有91%的基金今年以來截至11月21日的收益為正,平均收益為4.6%,而平均最大回撤僅為3.5%。可見相比股票基金來說,“固收+”基金收益較弱但勝在收益表現平穩。

  穩收益:追求絕對收益的“固收+”策略

  在股市持續波動的環境下,投資者越來越意識到在震蕩市場環境下配置一份“壓艙石”產品的重要性,進而對進可攻退可守的“固收+”基金的需求愈發強烈。

  何謂“固收+”?《報告》中給出的定義是,“固收+”基金以“固收”為本,大部分資產投資于債權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力爭獲得穩定的基礎票息收益;而“+”則是指這類基金產品的管理人會尋找多種策略來爭取增厚基金產品整體收益,典型策略包括把一定比例的資產投資于股票、可轉債等風險資產。也即,“固收+”基金以中高等級債券等固收資產作為底倉,通過投資股票等高波動性資產來增加彈性收益;因為有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的底倉,“固收+”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相對純股票基金要小一些,同時又在純債券基金的基礎上有一定的進攻性,可謂是攻守兼備,綜合了股票和債券的優勢,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報告》中天弘基金則進一步表示,“固收+”是一種追求絕對收益的投資策略。

  此外天弘基金在《報告》中還提示到,“固收+”基金的“+”的既能帶來收益,也增加了風險,但不能忘記“固收+”類產品本質還是追求整體上的絕對收益,這就要求基金經理在穩健性和收益性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且對投資資產具有較嚴格的回撤和波動性控制要求。

  例如為了給不同風險偏好及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提供定位明確、風格穩定、銷售適用的產品選擇,天弘基金在管理“固收+”產品的過程中就會盯緊回撤區間,框定了每只產品的高波動資產投資比例上限,同時制定了嚴格的產品線風險/收益特征圖譜,在力爭風險相對可控、收益相對更高的基礎上,做到波動低、回撤低,讓基金的投資人有更好的收益體驗。

  從實際投資效果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天弘基金“固收+”系列產品中,持有期大于六個月且獲得正收益的用戶占比總計超過95%

  增規模:“固收+” 已成為新基金的主力

  也正是因為具備了進可攻退可守、可博取持續穩定收益特征,“固收+”基金近年來發行規模驟增,尤其是今年以來A股波動的行情下,獲得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從宏觀經濟、政策,微觀投資主體、投資品等角度出發,《中國居民穩健理財發展報告》也得出核心結論:未來十年,穩健型“固收+”基金將成為居民財富穩健增長的重要路徑。

  實際基金理財市場數據同樣印證了上述判斷,基于“固收+”基金的旺盛需求,正在成為今年新基金發行的主力。《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固收+”基金為198只(以初始基金為統計口徑),總規模達3200.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成立規模1133.22億元大增182.42%。

  《報告》數據還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全市場已發行“固收+”基金規模達2.72萬億元,是2018年末0.46萬億規模的近6倍,其中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基金成為主力。從持有人戶數來看,2021年上半年“固收+”基金總持有戶數達4726.9萬戶,相比2018年末930.83萬戶增長超4倍。

  在此背景下,國內多家公募基金也在加大力度布局“固收+”產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募“固收+”產品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是易方達基金、達到3617億的體量。

  今年在“固收+”產品上布局較多的還有天弘基金、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等多家公司。從規模增速來看,天弘基金的“固收+”產品規模增速遠超同業,2020年以來布局了7只“固收+”產品,今年三季度規模增長近200%。其中僅天弘永利債券一只基金就貢獻了200億的規模增長;同期規模增速超過100%則還有景順長城基金、華商基金。

  展望未來,伴隨著資管新規實施后的“打破剛兌”及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傳統固收類產品也會表現出凈值波動的特征,傳統固收模式下的收益方式難以持續;同時,貨幣類銀行理財產品將參照公募貨幣基金監管標準,業內普遍預計該類型理財產品未來收益率將大幅向下,與貨幣基金靠近。總體提來看,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固收類基金收益將逐步走低,而相對低波動、多資產策略的穩健型“固收+”基金將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并作為承接低風險偏好資金的重要產品。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隴上“金凰后” 隆冬慶豐收 隴上“金凰后” 隆冬慶豐收
  • 河口鎮大灘村:老墻面換新顏 扮靚美麗鄉村 河口鎮大灘村:老墻面換新顏 扮靚美麗鄉村
  • 隴原大地上的寶藏——南佐遺址和圪垯川遺址初探 隴原大地上的寶藏——南佐遺址和圪垯川遺址初探
  • 圖解|八個板塊“解密” 甘肅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圖解|八個板塊“解密” 甘肅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 圖解|甘肅4A級旅游景區將添這11個新成員 你都了解嗎? 圖解|甘肅4A級旅游景區將添這11個新成員 你都了解嗎?
  • 圖解|農民工薪資保障再上“安全鎖” 甘肅發布實施細則 圖解|農民工薪資保障再上“安全鎖” 甘肅發布實施細則
  • 【溯源甘肅】西漢移民實邊和設置河西五郡 【溯源甘肅】西漢移民實邊和設置河西五郡
  • 蘭州雁灘文化地標——甘肅天慶博物館 蘭州雁灘文化地標——甘肅天慶博物館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甘肅省檔案館以實際行動推動學習貫徹黨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酒泉市第五屆委員
3   臨夏州人大常委會任免名單
4   金昌市永昌縣:文旅產業快速發展 第三
5   【甘快看·學習海報】嘉峪關市委書記雷
6   建強副中心 走出新路子 奮力開創天水現
7   甘肅省科技廳通過省市協同聯動共促區域
8   【甘快說·慶陽e評】關于“問題”這個問
9   出行注意!2022年1月10日實行新的列車
1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酒泉市第五屆委員
11   扶貧車間變工廠 鄉村振興路更廣——天
12   為甘肅文旅產業建言 “一會一節”業務
13   一圖讀懂丨慶陽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14   【甘快看】甘肅開展專題調研 打造長城
15   蘭州新區特色農產基地:山區移民大棚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