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人才工作引領酒泉市高質量發展

21-12-23 09:27 來源:酒泉日報 編輯:田洋

圖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酒泉市委帶領全市各級黨組織進一步提高站位、全面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創新人才工作舉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釋放人才創新活力。人才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在酒泉市建設全省及國家生態屏障、能源基地、文化高地、戰略通道和開放樞紐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引領酒泉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酒泉市委組織部門統計,酒泉市現有各類人才13.6萬余人,共有1個院士工作站、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甘肅省新型研發機構、2個甘肅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現有國家“萬人計劃”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2人、甘肅省領軍人才9人、甘肅優秀專家15人。2020年選拔第二屆市級領軍人才137人,選調生352人。

  凝聚人才事業發展合力

  多年來,酒泉市持續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有為才能有位、有位必須有為的選人用人導向,選優配強“一把手”和關鍵崗位領導干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酒泉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真心愛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突出發展需求導向,充分發揮駐酒企事業單位、國家重大項目的引才聚才優勢,通過柔性引才等多種方式,下大氣力引進培育‘高精尖缺’人才,為酒泉長遠發展打好人才基礎。”市委書記王立奇在談到人才隊伍建設時這樣強調。

  為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酒泉市認真履行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不斷健全完善科學決策、協調推進和督促落實機制,統籌解決人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常態化推進重點任務落實,有效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酒泉市制定出臺了《酒泉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細化分解62項改革任務,研究出臺了《酒泉市激發人才創造活力若干激勵政策》等12個制度辦法,強力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有效破題。制定下發了《酒泉市關于新時代人才引進培養的實施意見》《酒泉市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辦法》等5個長效性意見辦法。

  在不斷優化人才管理體制上,酒泉市著眼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從強化人才宏觀管理、政策法規制定、公共服務、監督保障等職能切入,積極推進人才工作從行政化管理逐步向市場化、社會化管理轉變。優化政策支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鼓勵和引導企業提高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奧凱種機等7戶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指導建成各類社會培訓機構50多家,年均培訓人才1萬多人次。優化宏觀指導,指導建成30多家“雙創”基地,聚集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創業發展。優化公共服務,建成擁有1200家企業信息的招聘信息庫和庫存2萬多人的人才求職信息庫,堅持每月舉辦1次人才招聘會,從人事代理、檔案管理、轉正定級、社保繳納、職稱評聘和職業技能鑒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推進了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

  推進本土人才培養開發

  近年來,酒泉市緊盯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導向,堅持以用為本,突出農業產業優化升級、工業項目提質增效、文化旅游繁榮發展、精準脫貧鞏固提升等中心工作,大力實施人才強市工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

  為構建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酒泉市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才培養引進工作的實施意見》,重點圍繞高質量發展打造拔尖領軍人才隊伍,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發展人才隊伍,圍繞融入“一帶一路”打造開放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打造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圍繞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圍繞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突出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支撐作用。深入拓展“人才+課題”“人才+項目”“人才+資金”“人才+產業”等新型培育模式,借助西北師范大學敦煌學院、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的專業力量,依托風電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酒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文化產業示范區等優勢資源,按照專業設置對接產業需求、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的要求,實行個性化專業人才培育,實現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酒泉市深入實施“個十百千萬”人才強市工程,以建設酒泉市人才綜合實訓中心為龍頭,扶持175萬元配套建成47個市級人才實訓基地,年培訓各類人才7萬多人次。每年扶持10個以上市級重點人才項目,近5年累計申報實施省級人才項目29個,實施市級重點人才項目53個,投入經費595萬元。選拔市級領軍人才全面開展“課題攻關”等六大行動,帶動培養青年后備人才517名、轉化運用科研成果260多項。選派960名科技特派員下沉基層開展科技示范指導,培育示范基地100個,引進推廣新品種241個、新技術186項。研發“酒泉人才港”信息平臺,入庫萬名優秀人才,引導各行各業人才貢獻才智引領發展。  

  酒泉市注重民族邊遠地區人才培養,針對肅北縣、阿克塞縣醫療衛生和教育人才緊缺實際,酒泉市委組織部和市衛健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雙軌并行、雙向培養”行動計劃提升少數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安排意見》;酒泉市教育局制定了選派城區學校教師支教少數民族縣和移民、民族鄉鎮學校工作計劃,通過雙向選派、頂崗工作等方式,每年為肅北縣、阿克塞縣培養急需專業技術骨干人才30多人,初步形成了互促互進、梯次培養的良性循環。累計選派600多名年輕干部赴玉門、瓜州貧困村掛職幫扶,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拓寬招才引智渠道

  酒泉市大力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鼓勵各級各類用人主體有序參與人才引進,全市引才聚才虹吸效能穩步提升。

  在創新機制引進人才上,酒泉市修訂了《酒泉市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從薪酬待遇、職稱評定、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優厚可操作的辦法措施。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相互建立了人才工作聯絡站和大學生社會教育實踐聯絡站,在玉門鐵人干部學院建立了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大學生研學基地,推進地校深度合作,拓寬了招才引智渠道。

  酒泉市借助優勢資源吸納人才,研究出臺了《酒泉市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辦法(試行)》,充分發揮6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及院士工作站的聚才效應,全市190多家企業與60多所省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簽訂了長期科技協議,采取項目合作、課題研究、有償咨詢、聘請顧問等方式,每年柔性引進中國農科院、水科院、中國農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教授交流合作,有力服務了“一帶一路”建設、脫貧攻堅等重大部署實施。

  酒泉市注重合作交流凝聚人才,與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等13家科研院校等合作,成立了甘肅省種業裝備戰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與國家相關部委、金融科研機構干部雙向掛職和人才引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先后安排35名金融、科技人才和74名中國社科院科研人員到市、縣、鄉三級黨政機關掛職服務,充分發揮掛職人才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交流,放大了柔性引才效應。

  在突出主體作用招聘人才方面,酒泉市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市屬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工作的通知》,向各縣市區和用人單位下放招聘自主權,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招聘時間并設置招聘條件,急需緊缺崗位引進人才可采取面試、組織考察等公開考核招聘方式。出臺了《酒泉市加強和改進衛生健康人才引進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對衛生醫療單位實行編制備案制管理,由用人單位自主實施招聘,擴大了專業技術人才的晉升空間,提高了用人的針對性、時效性。近3年來,全市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200多人,均達到人崗相適的要求。

  激發人才創造活力

  酒泉市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改革導向方面,堅持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科學評價為核心,以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目的,不斷優化人才評價激勵政策體系建設,有效激發了全市人才干事創業的潛力動能。

  酒泉市堅持因崗制宜推進人才分類評價,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和《酒泉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積極探索建立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體系。新組建教育、衛生、工程、農業4個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評委會,開展全市縣以下高級職稱單獨分組、單獨評審。完善農村技術人才、文化人才、鄉村醫生職稱評價標準和辦法,通過建立不唯學歷、資歷、身份限制,以品德業績能力為主要標準的評價新機制,有效破解了制約人才發展的瓶頸,最大程度釋放人才潛能和活力。

  酒泉市跟蹤落實人才激勵政策,突出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杰出人才的激勵支持,制定出臺了《酒泉市激發人才創造活力的若干激勵政策》,分別建立了一線崗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酒泉工匠”、鄉土拔尖人才、領軍人才補貼和科技特派員獎勵等11條“黃金政策”,每年市級一線崗位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發放補助約700多萬元,市級領軍人才累計發放人才補助約400萬元;每兩年評選20名“酒泉工匠”,每人獎勵5000元,推薦產生1名“隴原工匠”。在鼓勵人才創新創造方面,出臺了《酒泉市落實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實施方案》,從培育創新主體、提供項目資金扶持、放寬考核評定界限、給予政策薪酬鼓勵等方面鼓勵創新創業。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扶持獎勵制度,每年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資金300萬元,對發明專利轉化為新產品,銷售額和稅收達到一定額度的給予最高一次性獎勵20萬元。

  在實施百名領軍人才創新攻關計劃方面,我市組織引導領軍人才實施課題攻關、創新創業、一線服務、百家講壇、金種子培育、建言獻策等六大行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發揮了領軍人才示范引領作用;實施十大重點人才項目助力發展計劃,出臺《酒泉市重點人才項目扶持管理辦法(試行)》,市財政每年列支專項經費170萬元,扶持市級重點人才項目、人才實訓基地各10個。每年由市委組織部根據項目實施規模、推廣價值、經濟社會效益和人才培養預期成果等因素進行嚴格評審確定扶持項目,通過發揮項目示范帶動作用,培養聚集了一大批引領產業發展的優秀人才,助推了重點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出臺《酒泉市科技特派員選派管理辦法》,由組織、科技、人社部門聯合開展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近3年共實施科技開發項目128項,引進各類新品種452個,推廣新技術183項,培訓農民22.3萬人,組建合作經濟組織或專業協會73個,服務農民1.26萬戶,促進農民人均收入增加15%以上。

  強化人才服務保障

  酒泉市深入貫徹人才優先發展理念,完善配套支持機制,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干事創業營造優質環境氛圍。

  酒泉市持續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積極推動建成政府引導、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人才投入機制,每年市、縣財政預算人才發展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通過重點人才項目支持、人才獎勵、科技創新扶持、創業激勵等方式,不斷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重視人才培養開發,加大配套資金投入,撬動社會資本進入,確保人才開發投入穩中有增。

  酒泉市嚴格落實引才留才待遇,市、縣兩級已建成人才公寓1500多套,全部實現拎包入住,對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5年內免費提供人才公寓或每月給予800元租房補貼的服務保障;在本地購房的,對全日制博士和副高級職稱人才補助80平方米、正高級職稱人才補助100平方米,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博士研究生每年生活補助1萬元,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急需緊缺專業碩士研究生每年生活補助6000元。此外,配套形成了子女入學、配偶安置、創新創業等優惠政策待遇,基本實現了全方位保姆式服務。

  酒泉市不斷加大重視關心力度,出臺《酒泉市領導干部聯系高層次人才辦法》,建立了領導干部聯系人才長效機制,市級領導直接聯系高層次人才,市直部門和縣市區領導分別聯系各行業和區域的高層次人才,每年利用春節等重要節點廣泛開展走訪慰問,幫助人才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堅持開展每人建立一份人才檔案、每年組織一次免費健康體檢、一次座談會、寄發一份新春慰問信的“四個一”活動,不斷在用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上下功夫,營造了愛護人才、關心人才、溫馨和諧的留才環境。

  “在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助推縣域經濟發展上,我們只有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抓好人才政策落實,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力度,大力實施重點人才項目,推動領軍人才作用發揮,做好選調大學生的培養管理工作,才能形成推進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斌說。

  酒泉市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充分發揮國家戰略項目等多方面引才聚才優勢,在引進培育“高精尖缺”人才上下足功夫,為“十四五”規劃和今后5年目標任務的落實,打牢了服務保障國家大戰略、引領推動區域新發展的智力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新衣備好了 義診就緒了 2022中國甘肅網“新年新衣”即將出發 新衣備好了 義診就緒了 2022中國甘肅網“新年新衣”即將出發
  • 搪瓷杯里的蘭州工業記憶 搪瓷杯里的蘭州工業記憶
  • 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考古多項成果創國內“先河” 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考古多項成果創國內“先河”
  • 經典舞劇《絲路花雨》走進四川高校 經典舞劇《絲路花雨》走進四川高校
  • 蘭州市人大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蘭州市人大代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 蘭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蘭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 延長生育假,增設育兒假 獨生子女每年有15日陪護假 解讀新修改實施的《甘肅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延長生育假,增設育兒假 獨生子女每年有15日陪護假 解讀新修改實施的《甘肅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以鄉村規劃引領 打造隴原“富春山居圖”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以鄉村規劃引領 打造隴原“富春山居圖”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強本領善作為狠抓落實——四論貫徹落實
2   甘肅省將對通行蘭海高速蘭臨段重型貨車
3   王嘉毅在貫徹落實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
4   蘭州新區周邊一小時公共交通圈加快形成
5   甘肅省有色冶金產業鏈工作推進會在蘭召
6   中國(甘肅)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在線舉
7   甘肅印發“十四五”藥品安全和高質量發
8   先秦故里:讓文化走出去 讓游客走進來
9   蘭州:“輔減合網”推動項目審批加速跑
10   新衣備好了 義診就緒了 2022中國甘肅網
11   甘肅省三部門聯合出臺細則 支持智能網
12   “才聚酒泉·筑夢飛天”引才宣介會今明
13   搪瓷杯里的蘭州工業記憶
14   綠色隴原 闊步前行——從省委經濟工作
15   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考古多項成果創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