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甘肅農信“云上+助農”聯合帶貨行動,率先奏響了“2022年貨大狂歡”進行曲。這是甘肅農信在數字化時代搶抓流量場景入口,實現區域農業產業互補營銷的一次有效實踐,更是聚焦主業主責助力鄉村振興的直接體現。
根植于隴原大地,扛牢為“三農”服務的使命,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強的甘肅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是我省機構分布最廣、網點數量和從業人員最多,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最便捷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監管部門的監管指導下,省聯社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回歸本源主業,堅決助力脫貧攻堅,全力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創新惠農富民興企、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全力打好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主動仗。

省聯社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
學史力行 夯實根基促發展
百年黨史映初心,奮楫揚帆啟新程。“十四五”開局之年,省聯社以黨史學習教育和建黨百年華誕為契機,引領全省農合機構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要求,緊扣“基礎在學習,關鍵在教育”,以黨史學習教育統攬提升黨建工作,為全系統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注入了強大的紅色引擎。
按照黨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在省國資委黨委的正確指導下,省聯社歷時11個多月,分階段、分層次高標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大大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為民辦事、扎實工作的信心和力量,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省聯社和各行社黨委始終扛起學習教育主體責任,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抓、率先垂范,發揚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明確學習要求、學習任務,推進內容、形式、方法的創新,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實施“一百個標準化建設樣板支部、一百個黨員活動示范陣地”創建工程,下大力氣補齊黨建工作短板弱項,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行社設立黨員先鋒崗2567個,成立攬儲先鋒隊736個,參加5366人次;組建攻堅化險隊647個,參加4078人次;組建志愿服務隊301個,組織活動429次,參加3847人次。
“回望來時路,堅定前行路。”省聯社還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相結合,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制定《開展“為黨旗添光彩,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明確省聯社、各行社領導班子成員、基層黨支部和黨員三個層次“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結合全省實際,省聯社確定的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涉及促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投放力度、解決農民工代發工資問題、整治“冒名貸款”問題、推動基層網點“五小”建設等9個方面。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把“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投放力度”“解決農民工代發工資問題”和“促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件重點民生項目,列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號工程”來抓,指導各行社打好這“三張牌”,切實解決客戶“急難愁盼”。
在為群眾辦實事中,禮縣農商銀行領導班子成員深入網點開展大堂經理體驗活動,與客戶“面對面”傾聽服務需求;慶城縣聯社領導班子學在深處、干在實處,組織開展“八個一”管理能力新提升活動,增強了踐行初心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蘭州農商銀行落實“一個支行一個特色、一個商圈一個產品、一個區域一個團隊”的思路,推出小微企業貸款專屬產品“微易融”,開發“新零售”業務平臺,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嘉峪關農商銀行為網點統一購置臥具、書柜、衣柜、健身器材、微波爐等設施,解決員工“舒心住”“愉快學”“吃熱飯”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間,省聯社更是發揮金融科技“大平臺”作用,指導各行社研發創新推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專屬信貸產品,一周時間內,皋蘭縣聯社、岷縣農商銀行、永昌農商銀行、酒泉農商銀行、瓜州農商銀行5家行社使用疫情防控專屬產品發放貸款5399.2萬元,其中發放信用貸款151.6萬元,彰顯了甘肅農信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的敬業精神。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全省農合機構廣大黨員合規意識增強了,內部管理嚴格了,改革發展步伐加快了,各級政府全力支持農合機構化解風險,不良貸款清收工作進展順利,信貸資產質量趨于好轉,各項業務穩健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贏得了主動。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全省農合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860.67億元,較年初增加265.36億元,增幅5.77%;各項貸款余額3910.67億元,較年初增加46.65億元,增幅1.21%;實現各項業務收入283.23億元,同比多收5.15億元。

古浪農商銀行組織員工深入“八步沙”開展義務治沙活動
扛牢使命 脫貧攻堅顯本色
“三農”工作始終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脫貧攻堅作為“三農”主要工作是各級黨政干部的重大政治責任,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省聯社黨委始終聚焦“國之大者”,主動對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扛牢職責使命,用金融活水助力甘肅拔窮根改窮貌,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省聯社成立了“三農”業務管理委員會,設立“三農”對公部、農戶業務部,定期召開“三農”業務管理委員會和“三農”工作推進會,進一步理順了涉農業務條線,加強了對涉農業務的管理指導,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制定了單獨的《三農業務績效考核辦法》,引導基層行社持續回歸服務“三農”本源。
聚焦主業主責,省聯社把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出“富民產業貸”“興隴合作貸”“脫貧助力貸”等特色業務,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各行社積極推行“特色產業企業+農戶+農信社+N”“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貸款模式,優先滿足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項目的信貸需求,使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過程融入產業發展并長期受益。
“興隴合作貸”有支持范圍廣、貸款成本低、使用靈活和辦貸流程便捷等優勢。各行社探索構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農信社”的“3+N”金融扶貧模式。明確將“興隴合作貸”投放作為“理事長工程”,按照“看質量不看規模”“看帶頭人品德信譽”“看可持續經營發展”的“三看”原則,根據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靈活設置貸款額度,貸款期限上長短結合,貸款利率上實現保本微利,讓利于農。
為幫助群眾更好更快實現增產增收,各行社還積極推廣“興隴創業貸”特色信貸產品,全力支持返鄉農民及涉農主體利用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渠道發展小家禽、小庭院、小作坊、小手工、小買賣“五小”產業和“牛、羊、菜、果、薯、藥、牛肉拉面、布鞋加工”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全面帶動脫貧農戶開展規模種養業、設施農業、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等農業生產經營,在為縣域農戶脫貧致富提供資金保障、提升脫貧戶發展生產的“造血”功能方面進行了積極實踐。
近年來,全省農合機構累計向“兩州一縣”和省列18個深度貧困縣發放貸款1827.05億元;累計發放“富民產業貸”229.10億元;累計向1245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授信252.10億元,發放“興隴合作貸”46.98億元;發放“脫貧助力貸”7.41萬戶、34.40億元。
榮譽是對成績最好的認可。臨夏縣聯社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瑪曲、臨洮等10家行社和5名高管分別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農信力量。
去年以來,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省聯社還認真貫徹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積極完善與縣區政府、鄉鎮干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聯動協作,全力支持全省39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做好建檔立卡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等重點人群的金融幫扶,實現小額信用貸款幫扶縣區全覆蓋、重點人群全覆蓋,全力筑牢返貧防線。
支農扶農彰顯大作為。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全省農合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478.72億元,占貸款總額的62.24%,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35%,其中農戶貸款余額1682.64億元,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66%。

臨夏農商銀行開辦特色產業貸款專柜
行穩致遠 精耕“三農”助振興
日前,在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保監局2020年度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聯合考評中,省聯社被評定為優秀等級,參加考評的全省23家銀行機構中只有3家獲此殊榮。
70年的發展歷史實踐證明,省聯社在服務“三農”,支持鄉村振興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區位優勢。扎根農村、立足農業、服務農民是甘肅農信的初心,服務“三農”、支持“三農”、關愛“三農”是甘肅農信的使命。為此,省聯社以更高站位、更大擔當,全力扛起鄉村振興主力銀行的責任,全力滿足“三農”對金融的需求。
去年以來,省聯社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以及監管部門的工作要求,堅持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開展農村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做好農村金融主力軍,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創新惠農富民興企、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構建“1+2+6+N”的工作新機制,大力支持全省農村特色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和農戶發展壯大,以“供應鏈金融”為主線,全力打造“鄉村振興貸”系列信貸產品,全方位支持“甘味”特色產品發展成為“大產業”。
為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針對農村脫貧人口因缺少發展產業、收入不穩定返貧的實際困難,省聯社重點培育以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為主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推動實施全面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從2021年開始,計劃每年投放貸款200億元,“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貸款1000億元支持鄉村振興。
按照省聯社的部署,天祝農商銀行率先在全省設立“鄉村振興服務部”,突出“環境、政策、產品、擔保、服務、管理”六大特色,大力推廣免抵押、免擔保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累計向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3121戶10.15億元,用信1616戶5.01億元。
聚焦鄉村振興,酒泉農商銀行助力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廁所革命、垃圾污水處理、村組道路、生態建設等重點民生項目,創新開辦農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專項貸款,累計為15個鄉鎮31個試點村發放貸款1560戶6020.1萬元,圓了困難群眾的“安居夢”。
圍繞“南果北牛”產業發展布局,靜寧農商銀行采取“政府推動、農擔擔保、銀行貸款、龍頭服務、農戶養牛”的方式,累計發放牛產業貸款2120萬元,助推牛產業真正“牛起來”。
省聯社還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依托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特色品牌,開展“四個面對面”即時服務,有效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
針對農民貸款“抵押難”“擔保難”的突出問題,省聯社進一步優化貸款流程,簡化貸款手續,最大限度方便農戶辦貸。各行社立足“三農”,專注主業,做精做細做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手續簡、免擔保、無抵押”特色品牌和當家產品,最大限度滿足農民生產生活資金需求,擴大農戶貸款覆蓋面,全力打造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特色品牌。針對農民工異地打工工資結算難的實際問題,甘肅農信充分利用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科技手段,加大線上線下融合力度,創新服務模式,不斷完善“隴明公”服務平臺功能,在銀行、企業和農民工之間搭建一條“高速互通路”,有效解決了農民工工資代發問題。目前,按照“一人一卡,全省通用”的模式,已開立隴明公專戶817個,辦理隴明公卡18.27萬張,實現代發工資16.49億元,惠及農民工72716人次。全省有73家行社與縣(區)相關部門簽訂合作協議并啟動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發放工作,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貸款53.05萬戶253.97億元,超額完成了投放計劃。
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踐行普惠金融是甘肅農信的職責使命所在。圍繞落實“六穩”“六保”任務要求,省聯社制定了8大類27條穩企業保就業措施,全省農合機構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1506.42億元,余額達1292.74億元,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總額的25%;累計為54206戶小微企業減費讓利16.83億元。疫情期間,累計為18781戶企業辦理延期還本貸款667.5億元,為2782戶企業辦理延期付息8.7億元,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勇毅篤行向未來,踵事增華再出發。新起點新作為,甘肅農信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本源,專注支農支小主業,奮力推動各項業務穩健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臨潭縣聯社開展“3·15 金融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

金塔縣聯社進集市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相關新聞
- 2022-01-19國網隴南供電公司:黨旗下的“數智先鋒”
- 2022-01-19蘭州市城關區駐守干部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
- 2022-01-19景泰縣稅務局:把實事辦得更細更實更好
- 2022-01-19甘肅省中醫院與甘谷縣人民政府簽署醫療幫扶合作共建框架協議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