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于唐代出現在了涼州,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到清代時,結繩藝術在涼州不僅豐富了圖案樣式,還產生了獨特的地方特色。近年來,結繩技藝在涼州更是得到很大發展,并出現了專門從事結繩藝術的民間手工藝人。目前在甘肅省武威供電公司工作的王莉莉就是涼州結繩的代表性傳承人。

涼州結繩代表性傳承人王莉莉
在莉莉手記工作室,我們見到了王莉莉,一個很年輕的姑娘。由于天氣寒冷,她穿著一件藕荷色的中長斜襟夾襖,胸前還墜著一條別致的壓襟。她笑吟吟地說這個是她自己做的。

王莉莉作品《繁華壓襟》
在采訪中,王莉莉告訴記者,她自幼跟隨太祖母王于氏、祖母楊素珍學習結繩技藝,耳濡目染中,對涼州結繩產生了濃厚興趣。參加工作后在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下,她不斷學習改進,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文化相結合,使涼州結繩在具有實用性的同時也更具觀賞性。

王莉莉作品《春滿人間》
王莉莉說:“涼州結繩主要有材質選取、方案設計、佩色設計、編制打樣、成品定型這五個程序。在編制打樣過程中要運用不同繩結(例如斜紋、纏結、紋結、棋盤格、間格等)進行排列和組合,編制成各種圖案。”
看著各種粗的、細的線繩在王莉莉指尖翻飛下逐漸盤結、纏繞成一個精致的胸針時,記者心中的驚艷和嘆服簡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王莉莉胸針系列作品
王莉莉自豪地說如今除了運用涼州結繩技藝制作這種精巧的小飾品,還能制作大件的掛飾。她曾經耗時一個月用麻繩編結了大型掛飾作品《奔騰》,得到了業界高度評價并榮獲首屆甘肅婦女手工創業創新網絡大賽銀獎。武威供電公司也收藏了她的另一件麻繩掛飾,這不僅是對她本人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對涼州結繩技藝的傳播和弘揚。

王莉莉結繩作品《奔騰》
2020年,王莉莉被甘肅省婦聯聘為全省“隴原巧手”培訓師,得以向更多人教授和傳播結繩技藝。
相關新聞
- 2022-01-27深圳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發布 發改委:三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 2022-01-27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呈現許多新亮點—— 44.1萬億元,你“買”了哪些?
- 2022-01-272022年組合式減稅降費力度更大?值得期待!
- 2022-01-26蘭州一本地企業定制文創春聯向市民送祝福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