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夜晚,手術室外寒冬凜冽,手術室內因愛溫暖如春。蘭大二院焦作義教授肝移植團隊在無影燈下全神貫注、連夜奮戰近14小時,一顆11歲的肝臟在另一個陌生的體內繼續搏動出新生的脈動。
身陷絕境 柳暗花明
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病房,年僅11歲的小女孩萍萍不幸因車禍離世,悲痛萬分的父母最終選擇通過捐獻萍萍的器官來挽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孩子雖然走了,但他們愿意把大愛留給世界,讓孩子的生命以另外一種形式得到延續。
普通外科一病區患者徐先生,25歲,一周前因大量嘔血前來就診,以“肝硬化失代償期”收住。同時伴乙型病毒性肝炎、門靜脈高壓、重度食管靜脈曲張、重度貧血、脾大、脾功能亢進、腹腔積液、胸腔積液、低蛋白血癥,目前最好的治療手段就是接受肝臟移植。徐先生一家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進行了器官移植申請登記,當被告知需要耐心等待時,徐先生一家人又感希望渺茫。
在登記完的第二天,幸運之神眷顧了他,徐先生和小女孩配型成功了。但此次手術難度是遠高于之前的移植手術,因為供體小,而受體患有嚴重的門脈高壓,門靜脈直徑有3cm,此外兩者的膽總管、肝動脈的管徑相差太大,兩人解剖生理方面的巨大差異,無疑對團隊是一次嚴峻挑戰,手術風險可想而知。

術前默哀,告別小女孩
敢于挑戰 創造奇跡
焦作義教授肝移植團隊術前反復商討、充分預判風險、慎重應對措施,手術于1月5日下午17時00分開始至次日上午7點30分結束,歷時近14小時,手術終于順利結束,術中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均被預測并很好處理,徐先生被送往普外ICU進一步監護。奮戰一夜的焦作義教授非常欣慰,稍作休息后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病區查看患者各項術后體征。
連日來,蘭大二院的醫護人員嚴密監護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普通外科ICU、普通外科一病區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目前徐先生已下床活動,恢復順利,近期即將出院。

焦作義教授肝移植團隊正在手術
心懷感恩 珍惜生命
徐先生深知自己的重生得益于中國紅十字會開展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移植手術教會了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感恩,感謝不知名捐贈者的無私奉獻,感謝妻子的陪伴與不棄,感謝鄉鄰親戚的慷慨與捐贈,更加感謝焦院長團隊付出的艱辛努力讓自己重獲新生”。他深知自己何其不易得到了生命的轉機,面對昂貴的治療費用,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也差點讓他望而卻步,但焦作義院長帶領的醫護團隊通過更多公益組織為徐先生積極籌措費用,千言萬語道不盡感謝之情。最后徐先生說道“從決定接受手術到術后恢復,醫護人員給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家人的陪伴和鼓勵一定會使我戰勝病魔,堅強勇敢,今后我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為社會做出貢獻。”
2月15日,暖陽高照,經過麻醉手術室、普外ICU、普外一及全院各個科室的全力配合,歷經46天的精心治療護理, 徐先生終于康復出院。一家人喜極而泣,錦旗上“起死回生 終身感謝”“醫術精湛 德藝雙馨”由衷的表達對焦院長及團隊的感激之情!

患者向焦作義教授及團隊敬獻錦旗
敬畏生命 讓愛延續
肝臟移植手術被譽為“肝膽外科王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蘭大二院焦作義肝移植團隊早于2018年完成了甘青寧首例自主肝移植手術,此次較高難度的肝移植手術成功實施再次開啟蘭大二院移植事業的新篇章。雖然肝移植在我國起步較晚,但近十年迅速發展,現階段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根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數據,我國肝移植患者術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別為84%、75%、71%,與國際肝移植的整體水平相當。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很多,缺口還很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卻因捐獻而得到無限延展。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體器官捐獻的理念也是如此。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個生命的隕落是不幸的,但其生命可以通過器官捐贈的以另外一種形式得以延續,這個既是對逝去生命的最好紀念,也是對另外一個生命和家庭的莫大幫助,化作春泥,讓愛延續。(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相關新聞
- 2022-02-17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召開鯤鵬產業鏈生態伙伴交流座談會
- 2022-02-17郵儲銀行蘭州市分行舉辦“鄉村加郵購車季-元宵歡樂購”主題活動
- 2022-02-17方大炭素春節產銷兩旺單日發貨創新高
- 2022-02-17方大炭素石墨化工序成立“青年安全監督崗”筑牢安全防護網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