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財經銳評

中國海洋衛星二十年

22-05-16 09:23 來源:人民網 編輯:田洋

  大力發展、廣泛應用海洋衛星,是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技術手段。從2002年5月15日我國首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衛星發射至今,已經過去20年。作為中國海洋衛星的抓總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持續深入探索、頑強刻苦攻關,推動衛星性能不斷提高、應用日益廣泛、效益更加顯著、服務遍及全球。

  “藍色國土”有了“天眼”

  我國自1986年起開始組織開展海洋衛星的研制與發射論證工作。1997年,海洋一號衛星被正式批準立項研制。2000年11月,中國政府發表首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指出要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海洋衛星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海洋一號衛星研制的過程中,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團隊積極創新,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為了減輕衛星重量,海洋一號衛星采用了單軸驅動器驅動兩個太陽翼的技術,這在當時不僅是國內首創,在國際上也不多見。另外,利用網絡技術最新成果進行星務信息系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電纜的數量與重量,同時也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衛星研制的電信號干擾難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海洋一號系列衛星研制專家解釋。

  2002年5月15日,海洋一號衛星發射升空,實現了我國海洋衛星“零”的突破;5月29日上午,衛星接通地面,傳來第一軌遙感圖像數據,圖像清晰,海洋特征明顯——我國廣袤的“藍色國土”從此有了“天眼”。

  海洋衛星家族“添新丁”

  2007年4月11日,我國第二顆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B星成功發射。與海洋一號衛星相比,海洋一號B星的觀測能力進一步提高,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在軌運行的穩定與可靠,實際在軌壽命達到9年10個月。

  2018年9月7日,第三顆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C星升空,拉開了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海洋業務衛星的序幕。“隨著海洋一號A、B星的退役,海洋一號C星承擔起我國海洋水色觀測的使命,在海冰、赤潮、溢油、森林火災、圍填海監測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海洋一號系列衛星研制專家表示。

  2020年6月11日,海洋一號D星又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加快推動海洋衛星領域探索創新的新征程。自此,海洋一號D星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實現雙星上、下午組網觀測,大大提高了對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

  2011年8月16日,我國迎來首顆海洋動力環境探測衛星——海洋二號的成功發射。次年3月2日,衛星正式交付用戶。“衛星在軌運行后,廣泛獲取全球海面風場、海洋動力場等多種重要海洋動力參數,直接服務于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海洋調查與資源開發等多個領域。”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海洋二號系列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張慶君表示。

  此外,海洋二號衛星還與在軌運行的海洋一號衛星配合,以微波、光學兩種觀測手段,將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與海洋資源探測相結合,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海洋立體監測體系。

  “織就”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2018年10月25日,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首發星——海洋二號B星一飛沖天。該衛星可以持續監測海面風場、海浪、海流、海面溫度、海上風暴和潮汐,形成連續、穩定的海洋環境監測與數據獲取能力,在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環境預報、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9月21日,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該衛星具備測量全球海洋表面風矢量和海面高度,船舶自動識別以及信息的接收、存儲,轉發海上浮標測量信息等能力,入軌后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大幅提升了我國海洋觀測的范圍、效率和精度。

  2021年5月19日,海洋二號D星成功發射。該星與海洋二號B星、C星在軌組網,標志著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建成。“三星組網運行后,我國對全球海洋監測的覆蓋能力達到80%以上,監測效率和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將高效服務于我國海洋防災減災、海上交通、發展海洋經濟等領域。”張慶君指出。

  除海洋一號、海洋二號系列衛星外,我國還發射了高分三號系列衛星,使得海洋衛星進入組網觀測時代,形成對全球海域連續高頻次觀測覆蓋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