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肅北縣稅務局始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鮮明主線,緊盯“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全體稅務干部守望相助、團結奮進,扎根少數民族地區,以“稅力量”澆灌“民族之花”,奏響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和美樂章。
拳拳赤子心 守望在邊疆
秀古木是肅北縣稅務局的幫扶對象,曾經只能靠養幾只羊解決溫飽的他今年為家里購入了一輛小汽車,日子越過越好。在肅北縣稅務局的悉心幫助下,其與養殖企業簽訂了購銷合同,銷售渠道有了保障,秀古木也更放心地增加了養殖數量,奔小康的勁頭也更足了。
山高水遠、風雨同行,萬里路遙、不忘初心。自成立以來,肅北縣稅務局就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做好民族工作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證,把基層黨建與民族工作的協同發展、共同進步作為維護和諧穩定的基石,依托民族地區實際,以“三心同創、三共同行、五通同享”創建模式為抓手,突出基層黨建在民族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把民族文化當成組織活動的載體,把民族團結放在黨員教育首位,將黨建工作、稅收主業、脫貧攻堅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行有機融合,在工作機制、思想引領、氛圍營造上同頻共振。在黨建引領下,肅北縣稅務局各族干部握指成拳、同心畫圓,彈奏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民族團結主旋律。

苒苒續風華 弦歌永不墜
近年來,肅北縣產業化養殖業迅速發展,但是大多堅持傳統的家庭養殖模式,規模小、收入低,肅北縣稅務局利用稅收大數據平臺,助力牧農民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引導其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輔導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擴大養殖規模,讓牧農民收入渠道更廣。
肅北縣稅務局始終堅持把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作為稅務部門自覺服從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一項重要職責,充分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推動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堅守“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初心使命,以發展為靶、以服務為矢,將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和支持民族地方特殊稅收政策相結合,助推民族特色產業快速崛起,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肅北縣娜仁蒙古族服飾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確定為甘肅省民貿民品企業,“肅北雪山羊肉”品牌也不斷被打響走出甘肅。縣局精心培育“草原稅心蘊真情”特色品牌,打造“草原稅心直通車”,將納稅服務工作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緊密結合,把稅收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直通”至民族納稅人家門口,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效應,讓納稅人繳費人一起共享“肅”度快、“北”省事的便利。
團結一家親 和睦世世情
走進肅北縣稅務局民族團結主題文化長廊,各族干部守望相助、攜手奮戰的照片錯落有致:扎根肅北34年的蒙古族退休老干部烏仁圖雅,被干部們親切的稱為“額格琪”(漢語:大姐的意思);縣局開展的“稅法宣傳進校園”活動中,蒙古族學校的孩子們積極搶答稅收問題;稅務干部為幫扶戶送去過冬煤……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是一段動人的民族團結故事。

肅北縣稅務局現有干部59名,其中少數民族干部7名,占全局干部比例11.86%,為調動各族干部工作積極性,突出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縣局在黨建工作中融入了崇信重義、務實開拓的蒙古族文化,形成了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文化品牌。積極主動融入打造“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建設等各層級創建活動,大力開展“結對共建”,與少數民族困難群眾、社區、少數民族學校、民族干部交流共建,厚植“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物質基礎和情感基礎,讓民族團結進步之歌代代相傳。
葉相觸在云間,根緊握在地下。肅北縣稅務局各族干部在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征途上手挽手、肩并肩,甘當“螺絲釘”、爭當“石榴籽”,共扛民族團結進步旗,共唱民族團結和諧曲,交織成一幅異彩紛呈、活力多彩的民族特色畫卷。
(國家稅務總局肅北縣稅務局供稿)
- 2022-05-19服務高質量發展 開創天津計量事業發展新局面
- 2022-05-19經濟形勢怎么看?穩就業穩物價如何發力?
- 2022-05-19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脈搏”穩健融資持續
- 2022-05-18甘肅省臨夏州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騙取留抵退稅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