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縣北灣鎮新坪村是2015年8月從定西市岷縣搬遷而來,共595戶2850人。群眾缺勞動技能、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發展產業、穩定就業成為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基礎和關鍵。

近年來,新坪村堅持黨建引領,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構建“五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積極打造鄉村治理新高地,形成了產業強、農村美、村民富,文明新風入人心的新局面。

如今,走進新坪村,寬闊筆直的村間道路,坐落有序的溫室大棚,整齊排列的農家小院,忙碌的黃瓜交易市場,處處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秀美山川間戶戶如畫,步步皆景。辛勤勞作的村民、嬉戲玩耍的孩童、怡然自樂的老人,共同構成了怡人的畫卷,彰顯出新坪村實行“五治融合”、聚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顯著成效。

政治引領,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選優配強基層干部隊伍,構建“總支謀事、支委理事、支部干事、黨群議事”的村級治理模式,推行“行政村黨總支—黨支部—黨員中心戶”模式,以黨總支為核心整合網格資源,構建“黨建聯盟”,推進村“賦權增能”。強化黨群服務中心、村民議事會等功能,為村級黨員群眾搭建起聯系交流、學習教育、志愿服務、民主議事于一體的平臺,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排查風險隱患,打造溫暖和諧的鄉村黨建新格局。

自治夯基,提升基層治理內力
構建“黨-政-居-社-群”協同參與的共治新格局。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和“三議五會”工作法。建立健全村“兩委”班子成員聯系群眾機制,定期開展“四必訪、四必到”活動,加強對“三類戶”、農村“三留守”人員等農村特殊困難人員的幫扶救助。動員組織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提高,引導群眾就近務工,自覺維護村容村貌等各項活動。
法治保障,增強基層治理定力
依托鎮綜治中心、司法所、中堡派出所、村矛盾糾紛調節委員會,合理利用包片民警、法律明白人,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做到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條龍化解、全鏈條解決”。日常生活中排查掌握、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責任不推卸”。利用微信群、村廣播宣傳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引導群眾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在基層治理中明晰“遵法守法”的價值取向,厘清“執法司法”的路徑選擇,樹牢“懂法用法”的法治理念,加快構建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依法治理體系,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德治教化,激發基層治理動力
舉辦“岷嶂情·花兒會”、農村春晚,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發揮教化引導作用,引導婦女勤懇持家、孝順公婆、教導子女,引導群眾明是非、辨善惡、守誠信、知榮辱,引導學生懷揣理想、勤奮學習、報效祖國與家庭。積極搭建“道德”與“獲得”的聯系通道,開展道德模范評比考核與示范帶動,年度評選文明家庭、衛生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模范人物,通過集中表彰活動引導群眾提升道德修養,規范道德行為。形成人人講道德、人人重修養、人人促和諧的社會氛圍,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智治驅動,注入基層治理活力
以“智慧+”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活力和效率,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管理服務智能化,依托學習強國、甘肅黨建、白銀綜治、農交安等“掌上APP”,積極探索“互聯網+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機制,有效整合互聯網、手持終端、視頻監控等先進技術在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中的應用,著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平臺,持續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和平安建設向縱深發展。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片片綠地花團錦簇,一座座黃瓜大棚在陽光下閃光……從村容村貌到產業發展,從外在環境到內生動力。如今,這個移民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由“貧困落后”走向“富裕富足”,過上了幸福生活,譜寫出一曲奮進鄉村振興的壯美之歌。(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 2022-05-19武威古浪: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 2022-05-19慶陽市委宣傳部開展“挖掘文化內涵、助力文旅融合、爭創服務標兵”主題黨日活動
- 2022-05-19小康夢想照進現實——慶陽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 2022-05-19慶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2022年第二次會議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