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泰,1933年出生,1950年入伍,是一名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他是戰爭的經歷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70多年前,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百萬青年跨過鴨綠江奔赴戰場,把威脅擋在了國門之外,19歲的李萬泰就是其中一員。
雖然已是90歲高齡,但是一提到曾經的經歷,老人總是目光堅毅。“是黨帶領著我們走向了勝利,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黨的恩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堅定信念跟黨走,沖鋒陷陣為人民
1950年冬天,朝鮮響起了隆隆的炮火聲,嚴重危及我國的安全。18歲的李萬泰和學校老師進村入戶宣傳保家衛國、志愿當兵的政策,他也響應國家號召,帶頭參軍入伍。思想進步,積極肯干的李萬泰,當上了新兵大隊的大隊長,兩個多月后新兵隊伍移交給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補訓三團,他任文化教員。不久后,李萬泰又和戰友們在中國人民志愿軍西北汽車學校經過了短期的偵察軍訓,于1951年的秋天,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軍令如山,大戰來臨,李萬泰與戰友們撲向了血與火,生與死的大搏殺!擔任戰地偵察員和文化宣傳員的他,先后參加過三次戰斗,在零下二十幾度的惡劣天氣下,李萬泰與戰友們趴在雪地里埋伏數天,他的雙腳也因為凍傷留下了病根。在一次與戰友們向前線護送槍支彈藥和糧食物資的過程中,他們遭遇了敵人的攻擊,許多并肩作戰的戰友在穿越敵人的嚴密防線時中彈犧牲,身邊的戰友嚴生華被敵人的子彈擊中了右腳,倒在血泊中,李萬泰拖著受傷的嚴生華在槍林彈雨中匍匐前進,最終到達了安全的地帶。“殲滅敵人、保護戰友、必要時犧牲自己,每個戰士都有這樣的覺悟,為了保衛國家,中國軍人什么都不怕,大家都是好樣的。”說著,老人聲音發顫,哽咽著。
戰爭中,戰友們在大敵面前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英雄場面深深印刻在他心里,也深深影響著他。
脫下軍裝志不改,做好敬業螺絲釘
1954年11月,經國防部批準,為加強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李萬泰放下槍桿、脫下軍裝,按戰士復員。作為抗美援朝老戰士,退役后他一如既往保持軍人的優良品質,為建設祖國、建設家鄉默默無聞的作貢獻。在蘭州市五金公司工作時,李萬泰接任了修建倉庫、商店及家屬宿舍的任務,除了動員職工參加義務勞動,自己主動干、帶頭干,沒日沒夜的扎進塵土飛揚的拆舊翻新工作中……不到兩年,艱巨的建設任務勝利完成,李萬泰也被評選為單位的先進個人。但長期的超量勞動讓他患上了肺心病,1987年,李萬泰不得不因病退休。
“我是窮人家的苦孩子,打仗的時候非常剛強,我相信不管在哪里,我都能為國家做一些貢獻。”李萬泰說。
病退后的李萬泰依舊很樂觀,閑暇時間,他開始學習國畫書法,孜孜不倦,樂此不疲,并在書畫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的書畫作品參加了各地的展覽,也多次在省市比賽中獲獎。他把精心創作的書畫作品送進社區活動室、雙擁小院、文化長廊,也開始在社區、學校為書畫愛好者和孩子們義務教習書法和國畫。
紅色宣講慰英魂,擎旗引領后來人
作為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李萬泰時刻不忘黨的關懷。到目前,李萬泰在駐地部隊、學校、社區和單位舉辦了100多場次的紅色宣講,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宣講紅色故事,弘揚紅色文化精神,讓紅色文化在人民大眾心中深深扎根。
聽李萬泰老人講述紅色故事,在場人員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老同志戰斗過的地方,看到戰士們舍身忘死與朝鮮人民和軍隊一起戰斗的場景,經受了一次鮮活的紅色洗禮,認清了革命先烈們的責任和擔當,感受到了信仰的傳承、誓言的力量。每次宣講結束,他總會勉勵大家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紅色基因,堅定不移跟黨走、聽黨話、報黨恩,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富強。
老兵不老,軍魂永恒。“作為老軍人,我永遠不忘初心跟黨走,把軍隊的好作風繼續發揚光大。”李萬泰是這樣說的,也在這樣做的。(趙晶玲)
- 2022-05-26武威涼州區光明醫院帶給患者光明和健康
- 2022-05-26浙江大力實施強村富民集成改革—— 農旅雙向借力 盤活閑置農房
- 2022-05-26甘肅省人社廳專家組蒞臨慶陽職業技術學院評估指導工作
- 2022-05-26武威職業學院2022年趣味運動會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