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敦煌市積極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深入踐行綠色協同發展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城鄉新能源公交,鄉村新能源路燈、電暖炕、地熱能源等領域快速發展,成效明顯,為敦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能源公交引領綠色出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城市公交、城鄉公交、微公交、村村通公交的100%新能源純電動化目標。隨著新能源公交系統越來越完善,投入的純電動公交車越來越多,市民群眾出行變得越來越便利,交通運輸對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小,城鄉出行環境進一步改善,為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友好型文明城市注入了新動能。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城鄉客運線路29條,其中城市公交線路4條、鄉鎮客運線路25條,投放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76臺,覆蓋8個鎮、56個行政村,受惠群眾達10萬余人。
日光節能燈照亮鄉村道路。夜幕降臨,敦煌市月牙泉鎮563盞太陽能路燈在鄉村道路上一起亮了起來,村民們再也不用為晚上出行犯愁了。月牙泉鎮中渠村村民陸文興說:“我們這個路燈安裝上時間長了,確實太好了,晚上吃完飯,沒事干,轉一轉,亮堂堂的,好得很。”截至目前,敦煌市投資近800萬元在8個農村鎮安裝太陽能路燈3071盞,讓農村群眾夜間活動更加安全。而太陽能路燈只是敦煌市發展新能源產業打造綠色低碳生活的一個縮影。同時,以分布式屋頂光伏與電熱炕、空氣源熱泵、電蓄熱磚等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實現冬季供熱可再生能源化。目前已試點安裝空氣源熱泵500戶,改造電暖炕4400戶。
地源熱泵惠及莫高窟。莫高窟歷經千年,美卻脆弱。水、二氧化碳、大氣顆粒物等,都可能威脅文物安全。早在2004年,保護工作者們經反復商討,決定使用低碳節能、取之不盡、既能供熱也能制冷的地源熱泵。地下百米的低溫熱源,通過地源熱泵實現著冬季供暖、夏季制冷。U形管將地下與地面相連,水在管道中循環,實現熱量交換。“地源熱泵效率高,消耗一千瓦時電能可獲得約四五千瓦時的熱量或冷量。地源熱泵穩定性高、對環境幾乎沒有污染,在莫高窟旁的應用效果非常理想。項目投運十幾年了,至今仍然穩定。”敦煌研究院總務處工程師范彥紅說。
敦煌研究院工作區、生活區全部完成地源熱泵改造,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如今,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設計者們又采用了雙層屋頂、低導熱系數的建筑材料,以及300多米長、7.5米深的天然地道冷源,使這座充滿文化氣息的建筑更低碳更環保。低碳生活已惠及莫高窟以及她的守護者18年,讓這處世界文化遺產得到了更科學的保護。(楊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