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樣、焊縫尋位、焊槍擺動……走進西部重工公司鉚焊分廠,三臺焊接機器人正揮舞手臂“施展拳腳”,完成焊接一氣呵成。隨著龍門式焊接機器人上線投運,西部重工公司成功打造焊接機器人集群,實現了小型、中大型工件的自動化焊接。
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行,龍門式焊接機器人焊接后的產品焊縫美觀、質量可靠,大大提升了該廠批量中大型工件的焊接效率。這是西部重工公司推動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取得的新成果,也為提升冶金裝備制造水平、制造實力和服務能力奠定了基礎。
西部重工公司大多從事重型裝備制造,近年來,該公司鉚焊區域由于生產工藝復雜、現場作業環境惡劣、操作工勞動強度大等因素,成為其推進智能制造的重點與難點。2017年起,該公司便開始追蹤激光下料和機器人焊接技術。“機器人焊接的前提是激光下料。”該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張宇翔說,因為機器人焊接要求的精度非常高,而激光下料的精度最小可以達到0.1mm,且可以產生瞬時高溫,不產生熱變形,各種材質都能切割,不會產生煙塵等污染。
為此,西部重工公司先后引進1200W激光切割機、15000W高功率光纖激光切割機,成功打造“激光下料中心”,提升材料利用系數。有了“高精度”下料基礎,2020年,西部重工公司引進了首臺焊接機器人,可自動完成組對成型后的焊接工序。對比人工焊接的構件,其焊縫更加美觀,且一次成型,可直接省去人工焊后打磨處理工序。緊接著,該公司根據生產實際又引進了性能優異的國產焊接機器人,形成進口機器人搭配兩臺變位進行焊接、國產機器人搭配一臺變位進行焊接的新模式。今年該公司引進龍門式焊接機器人,新安裝了煙塵處理器,能夠焊接外形5米以下,單件10噸以內的焊接產品,可以實現鉚焊分廠50%的產品焊接。
機器人是企業轉型升級中的設備升級,關系到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保障。“以前我們完全靠人工對工件進行加工,焊接時產生的弧光、高溫煙塵均對焊工的身心健康、安全作業等造成影響,費時費力不說,焊接質量也參差不齊。”西部重工公司鉚焊分廠黨支部書記、廠長文鵬說,現在,一臺機器人頂2—3名焊工,只要給定參數,機器人便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不僅把職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更杜絕了人工操作造成的失誤,降低了人與設備之間的交互,提升了本質安全水平。而且焊接效率是人工的1.5倍,產品質量穩定,外形美觀,大大增加了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了提質增效。
“焊接機器人代表現代鉚焊先進技術,不僅要求有一線操作經驗,還要懂計算機、會編程。”鉚焊分廠焊接助理工程師武斌說,龍門式焊接機器人上線前,他們便組織了相應的崗位培訓,制定完善了工藝技術標準、使用維護規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與評價等規章制度,規范了焊接機器人作業的崗位職責、作業程序、作業方法和要求,使得各項作業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接下來,鉚焊分廠將主動出擊,積極發揮焊接機器人集群優勢,承攬批量化訂單,并且逐步開發出適合焊接機器人集群的專項產品和支撐性產品,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文鵬說。
- 2022-07-04蘭州高新區街道各黨組織開展“慶祝七一建黨節·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動
- 2022-07-04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組織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2022-07-04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