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蘭州市紅古區金砂臺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基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由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面積1600畝的臺地經濟發展已經頗具規模。紅古區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區川水地精細化、山臺地規模化的產業化發展新格局基本成型。特別是依托臺地資源優勢實施的“出川入臺”,有力地推動了“農旅融合”快速發展。
山臺地(山頂的平原)是紅古特有的地貌之一。全區47個山臺總面積72946畝。近年來對山臺地綜合開發的發展還有不少:窯街紅山大坪、楊家坪,海石灣宗家臺、王家臺,紅古鎮馬家臺、米家臺、薛家臺、金砂臺、新莊臺,花莊鎮羅金臺、本康臺、張家臺、祁家臺、巴虎臺、河咀臺、格楞臺,平安鎮平安臺、河灣臺……在綜合發展的過程中,持續推進臺地產業布局、節水灌溉、壓砂耕作、品種改良和基礎配套等重點工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規模養殖、優質果品、休閑采摘、鄉村旅游等現代農業產業化項目。
在對臺地綜合開發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了以宗家臺生豬養殖與畜產品冷鏈儲藏加工一體化生產基地、馬家臺千畝旱砂作物種植與城郊休閑旅游基地、新莊臺千畝林果業和特色農業休閑觀光基地、羅金臺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基地、張家臺北山村壽光模式有機蔬菜種植及蘭州農發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等一批生產規模大、發展勢頭好、帶動能力強的臺地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打造了具有紅古特色的臺地農業。
為了全面挖掘和發揮全區47個山臺地資源優勢和潛力,盤活臺地土地資源,紅古區政府實施了蘭州市紅古區山臺地道路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10.47億元,總長57公里,分兩期實施。
記者了解到,一期工程總投資5.4億元,通過蘭州市紅古區脫貧攻堅農村公路PPP項目融資建設。路線全長21.6公里,包含花莊鎮張家臺至金砂臺(12.919公里)和紅古鎮米家臺至王家臺(9.846公里)兩段,設置9座橋梁和61道涵洞,串聯12個臺地。道路采用三級公路技術標準,雙向兩車道,設計速度3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7.5米,橋梁寬度9.0米。項目已于今年3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00萬元。
二期工程計劃總投資5.07億元,路線全長35.4公里,包含平安鎮土古臺至花莊鎮張家臺(21.15公里)和花莊鎮砂金臺至紅古鎮米家臺兩段(14.25公里),設置15座橋梁和6道涵洞,串聯22個臺地。
“紅古區山臺地道路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聯通路、旅游路、產業路和富民路。項目建成后將充分帶動川區34個臺地、6.19萬畝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為紅古區構建一臺一產業、一坪一特色的功能布局和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觀光旅游通道奠定堅實基礎,對實現再造一個紅古川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紅古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道。(董錦益)
- 2022-07-08蘭州:現場協調整治高鐵沿線安全隱患
- 2022-07-08靖遠縣電商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 2022-07-08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代表隊在十五屆省運會氣排球項目中獲佳績
- 2022-07-08蘭州:重點民生工程施工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