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承載著民族精神,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近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入選教育部2022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成為甘肅省入選的27支團隊之一,實踐團隊開展了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7月4日,“同心燃夢·共筑未來” 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走進了臨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尕集小學,實踐團隊通過普通話授課,手把手教授書寫規范漢字,捐贈文化書籍、學習用品和文體用品,朗誦紅色經典、演唱紅色歌曲,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與學校的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中華語言的韻律之美,增強學好普通話的興趣,也以實際行動助力了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為做好貧困學生資助,了解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基本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推動精準資助政策落實。7月5日,實踐團隊走訪了建檔立卡學生家庭,宣講國家資助政策,開展慰問活動。走訪中,實踐團隊成員向家長講解了學生資助政策和有關申請條件,了解了建檔立卡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困難,結合具體情況給出了幫扶建議,并向貧困學生贈送了學習生活用品,讓學生和家長切身感受到了國家和學校的關愛。
為培養大學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觀念,厚植服務鄉村振興的情懷,7月6日,實踐團隊赴臨夏市積石山縣安集鄉農業綜合示范園學習觀摩,并開展“職業技能+普通話”培訓相關活動。在大棚中,大家觀摩了辣椒、西紅柿等常見蔬菜的種植管理,同時也了解了現代農業技術在優良品種選育、科學栽培和產量預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香菇種植基地,實踐隊員近距離地觀察了香菇生長環境,儲存及烘干生產車間,了解到利用信息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多科學有效的方法,并在智慧農業以及設施農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隊員邊觀摩邊學習邊請教,同時還積極向村民們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普及普通話,增強農民提高就業致富、建設美麗鄉村所需的普通話應用能力。
觀摩學習后,隊員們紛紛表示,參加實踐活動讓他們能夠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真正感受到了農業工作者的辛苦,增強了他們服務“三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努力爭當學農知農愛農的新時代大學生。
7月7日,實踐團隊來到臨夏州積石山縣民族民俗博物館,領略積石山縣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文化的輝煌,感悟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魅力。通過觀看泥塑作品、攝影圖片和文物陳列,充滿歷史和藝術氣息的保安族腰刀工藝品、民族服飾、生產工具等展品,讓大家對積石山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民族地區豐厚的歷史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更加體會到鄉村振興的偉大歷史意義。(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
- 2022-07-12退稅減稅一線的平涼稅務人:擔當盡職 高效推進
- 2022-07-13方大炭素石墨烯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
- 2022-07-13方大炭素新能源車間振動篩分系統完成升級改造
- 2022-07-13堅守一線,默默付出的質量把關人——記方大集團優秀共產黨員楊新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