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7月25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 通訊員 張曉)近日,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8個類別,共計56項。涼州青銅器鑄造技藝、民勤街門樓建造技藝、古浪手工地毯制作技藝、天祝藏文書法等具有珍貴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及反映工商業特征的項目,列入了本批武威市非遺名錄。
非遺名錄體系建設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制度。自文化部2005年啟動全國非遺資源普查工作以來,武威市不斷加大非遺的挖掘、整理、建檔和立項工作。目前,已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共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64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29項,市級107項,縣(區)級221項。一大批珍貴、瀕危和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價值的非遺項目列入其中予以保護。
下一步,武威市各級文旅部門將繼續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采取搶救性、生產性和整體性等多種保護措施,探索非遺傳承新模式,深入挖掘闡釋非遺代表性項目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及非遺的當代價值、作用和應用途徑,貫徹落實“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發展理念,持續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讓武威非遺綻放迷人光彩。
- 2022-07-25國網禮縣供電公司開展跨魚塘、 河流電力線路隱患專項整治
- 2022-07-25蘭州高新區筑牢疫情防控環衛防線
- 2022-07-25甘肅銀行鑄牢疫情防控的“科技盾”
- 2022-07-25國網甘肅電力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