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地處隴東。清晨,滿河朝霞,入夜,燈光璀璨……隨著創文工作的深入推進,這座小城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2019年,平涼市崇信縣部署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三年來,每一個崇信人矢志追夢,在奮力“答卷”的征程中不松勁、不停步,一場場攻堅戰接續打響,城鄉面貌正發生一場從“面子”到“里子”的革新。
斑馬線上的文明
“您好,現在是紅燈,請等綠燈亮后再過馬路。”在崇信縣雙擁路十字路口,縣城市執法局干部、黨員志愿者王劍正耐心引導行人過馬路。
王丹是團縣委干部,也是一名交通勸導員。她認為,市民讓出的一小步,是城市文明邁出的一大步。十字路口關乎市民通行安全,需要示范引導和溫暖提示,希望通過志愿者和更多人的努力,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
交通路口斑馬線,也是城市風景線??h公安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張富軍告訴記者,“禮讓斑馬線”不僅是機動車的文明行為,也是行人應該遵守的規則。通過全縣150多名志愿者不懈努力,文明交通勸導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市民亂穿馬路、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明顯減少。
文明新風佛過路口,勁吹全域。一抹抹“志愿紅”忙碌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區樓院、抗疫一線……目前全縣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220個,培育了 “有事說一聲”“科技小板凳”等14個縣鄉村文明實踐活動品牌,文明的種子在群眾心中扎根,催生出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
市民可感的幸福
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崇信縣集貿市場公共衛生間的蝶變,讓市民趙虎所的生意有了“人氣”。“主要是衛生間環境好,人人都愛來這了。” 趙虎所介紹說,自己在集貿市場做生意多年,攤位靠近市場公共衛生間,以前臟亂差,氣味難聞,過路人都繞著走,現在好了,改造后的衛生間干凈敞亮,入廁環境大變樣。
“有了這個‘寶貝’,冬季燒爐子取暖更踏實了。”崇信縣木林鄉崖窯村民王栓成口中的“寶貝”,是村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送來的一氧化碳報警器,為群眾冬季取暖安全保駕護航。木林鄉黨委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張永剛說,鄉上探索開展了“陪你嘮嘮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留守人員和特困群眾有啥“難腸事”,志愿者們心里都有本賬。
綠樹成蔭,花團簇擁,街區垃圾箱更換一新,干凈安全的休息座椅覆蓋公園、廣場和公交站臺……“好事辦到了老百姓心坎上了。”看著城市一天天變美,今年87歲的魚堡子社區居民楊桂蓮感激的說,自己腿腳不方便,坐著等公交車舒心多了。
“群眾的期望,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縣城市執法局局長裴軍林介紹,崇信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深入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十大攻堅”工程,促使一系列“微治理”“微服務”落地生根,讓市民在細節中感知文明力量、共享文明成果。
城市如畫的景致
時下,春色漸濃。崇信縣五龍山十里桃花成為游客新的打卡地。進入縣城西區,美景相隨的油葫蘆嘴拓展了城市空間,市民又多了一道景觀長廊。
“縣城建設要突出山水特色,打造文化之城、綠色之城、養生之城、誠信之城、創新之城,建設森林城市、園林城市、旅游城市、精致城市。”縣委書記張拴會在調研全縣城市更新行動時如是說。
謀定而后動。在縣委、縣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全縣生態建設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三荒造林”、景觀廊道、美麗鄉村綠化等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綠色錦緞徐徐鋪展,全縣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3.11%,森林覆蓋率46.26%。
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總牽引,崇信縣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提質、城市生態優化、城市管理提升四大工程,大力實施縣城西區擴建、新區開發、棚戶區改造等一批城鎮化建設項目,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5.6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到44%。
……
一城文明風,舉目皆是景。此刻,崇信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路上日夜兼程、砥礪奮進。
- 2022-08-09世界物聯網500強峰會在北京召開
- 2022-08-08財政部調研結果顯示,組合式稅費政策成效顯著—— 企業負擔減輕 提振發展信心
- 2022-08-05實施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 推動人防事業高質量發展
- 2022-08-05張慶偉:歡迎來長沙喝茶顏悅色吃文和友小龍蝦,到解放西路“瀟灑走一回”丨中國這十年·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