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省內經濟

看!武威文旅融合風勁帆起

22-08-19 16:26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田洋

  武威,一座獨具特色的人文之城、生態之城。歷史的余暉播撒在這片廣袤豐饒的土地上,勾勒出古老神秘的輪廓,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

  如今,這座飽含歷史底蘊的城市,正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綻放著全新的光芒。人們走進武威,探涼州歷史,覽千年勝景,品文化魅力,領略武威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體驗武威古老神秘的人文景觀,感受這片神奇土地上的無窮魅力。

  近年來,武威市圍繞做好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積極謀劃新布局、拓展新業態、建設新高地,一幅色彩斑斕的全域旅游圖景正在徐徐鋪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接待游客517.7萬人次,同比增長1.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1.6億元。全市旅游經濟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位列全省第二,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加固、提升向好態勢。

  多點開花  項目助推產業鏈發展

  在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五涼文化博物館、李銘漢故居及翰林園等一批文旅融合項目加快推進或建成開放;在新城區,博物館、體育館、圖書館等一批公益文體設施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圖片

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

  近年來,武威市堅持以項目攻堅為核心,持續加大重點景區建設,進一步夯實文旅產業鏈;以引進培育骨干鏈主企業為抓手,打造精品文旅產業鏈條,做強文旅產業鏈。

  堅持統籌推進,謀篇布局產業鏈發展重點。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鏈長的文化旅游產業鏈。在認真謀劃研究、調查摸底基礎上,創新發展思路,制定實施《武威市文化旅游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明確“5+N”文旅產業鏈發展重點,為全市文化旅游產業鏈發展指明了突破方向。梳理“建鏈”,建立全市注冊經營文化旅游企業信息名錄,梳理骨干文化旅游企業20個,培育產業鏈鏈主企業8家(其中規上企業2家),成員單位162家,摸排文化體育娛樂業企業426家,盤活文旅企業市場存量,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鏈企業提質擴容。

圖片

  天祝冰溝河

  堅持項目帶動,全力促進產業鏈發展實現新突破。加強項目謀劃,策劃包裝沙世界大景區、房車露營地、天梯山生態文化旅游區等文化旅游項目23個。組織推薦涼州區清源葡萄酒特色小鎮、天祝縣藏醫藥康養旅游觀光園等5個項目,參加全省文旅產業重大項目在線路演。加強招商引資。市政府、天祝縣、市文旅集團等和省文旅集團簽訂了“1+10”戰略合作、投資運營協議,民勤縣與省公航旅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簽約總投資26.8億元,天祝縣引進星級酒店建設項目,總投資5億元。提升運營水平。產業鏈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內引外聯,豐富經營模式。省文旅集團與天梯山、冰溝河、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等景區簽訂托管運營、引客引流等合作協議,持續提升運營水平。

  文旅融合  文旅品牌升維提級

  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影響著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是城市的“軟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打響、發光,把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如何讓文化旅游資源走向大眾,助推當地文化旅游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武威在思考、在行動。

  近日,市博物館售賣的銅奔馬、鳩鳥文創雪糕“出圈”,游客在品嘗雪糕時,不僅能體驗到時令與文化的滋味,還可以將印有武威市旅游宣傳口號“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的雪糕簽保存下來作為紀念。市博物館等文博單位研發五福獻瑞不倒杯、牡丹絲巾等多種文創商品,研發推出銅奔馬、彩繪漆木鳩等文創雪糕以及文創手提袋、指甲剪、水杯等特色文創產品,征集到武威特色文創旅游商品24類86件,參展第二十八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

  武威市以節慶為媒,舉辦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動,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利用現有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將傳統農業文明和休閑旅游結合在一起,實現創意設計、資源開發、餐飲住宿、文創商品、特色農產品銷售等全產業鏈運營。武威市積極整合文化體育旅游優勢資源,成功舉辦2022年“中國旅游日”武威分會場主題宣傳活動、“2022年天祝縣‘二月二’岔口驛民族傳統賽馬大會”“奔跑吧·少年”主題健身活動等大型文旅宣傳推介活動,積極參加“甘肅人游甘肅”——傳奇絲路·壯美河西慶陽推廣活動,下足功夫打響品牌;加強與中國甘肅網、鳳凰網等媒體合作,發布非遺年俗短視頻,全方位推介武威特色文旅產品線路;在文旅部組織開展的“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中,武威市發稿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55.4%;組織參加甘肅農村廣播《那山那水我代言》節目武威市文創產品直播帶貨活動……今年1月至6月,全市文旅系統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推送圖文信息千余篇,直播80余場次,累計觀看人數達31萬。武威文化旅游品牌內涵與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圖片

涼州白塔寺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走文旅融合之路,打造特色品牌以“文”塑“旅”,方能激發文藝精品創造活力。文化與旅游“牽手”,給武威市旅游事業發展注入了滿滿的正能量。在這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匯,讓詩與遠方從美好的憧憬成為可以愜意享受的體驗;在這里,文化和旅游的疊加效應,讓武威正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綻放滿園芬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武威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必將翻開新的歷史篇章。

  多方發力  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近年來,武威市公共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不斷完善,文化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市民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體育需求日漸得到滿足。

  全市著眼于“建群眾身邊的場地、搞群眾身邊的活動”,加快推進“四個一”工程建設,體育健身設施不斷完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上半年,武威市爭取中央和省級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補助項目、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申報爭取2022年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項目、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至目前,全市建成投用的公共體育場館7個,已有5個場館完成客流數據與國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對接工作,實現場館客流數據實時動態監管。投資1.57億元,占地面積34401平方米、可容納2.2萬人,集文藝匯演、賽事活動、體育健身于一體的市體育場項目正在竣工驗收中。天祝縣體育場、古浪縣體育公園、民勤縣文化體育中心、21個多功能運動場項目正在持續推進建設,全民健身設施不斷完善。

圖片

武威市體育場

  發展全民健身事業,讓全民共享體育發展成果,是構建體育強國的基石。作為武威市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主引擎”,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緊跟社會腳步,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持續推進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制定印發《武威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舉辦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積極組織參加第十五屆省運會并取得了優異成績。

  持續加大對公共文化陣地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市影劇院等文化陣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縣級以上獨立建制公共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美術館2個、鄉鎮(街道)文化站101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鄉村舞臺)1073個、民間自辦文化社團1146個,實現了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文化陣地覆蓋率100%。建成了集圖書閱覽、信息咨詢、技能培訓、法治科普、婦兒關愛、養老助殘于一體的標準、開放、綠色、安全、全面覆蓋的農村(社區)“一站式”閱覽服務室,有效提高基層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保障了基層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今年以來,武威市組織全市15個節目參加國家、省級優秀文藝精品展演活動,實施2022年度送戲下鄉公益性文藝演出項目,開展“戲曲進鄉村”“戲曲進校園”“送文化下鄉、進企業、進軍營”等文化志愿服務120場次。大型情景歷史歌舞劇《夢幻涼州》《千年華銳》成功上演,《天馬行》已完成劇本創作正在進行排演,話劇《八步沙》入選第十七屆文華獎終評作品名單,舞蹈《涼州攻鼓子》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紀錄片《夢幻涼州》在央視10套探索發現欄目成功播出,電影《鳩摩羅什》已在深圳開機,電影《八步沙》在2021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中,獲得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男配角兩項提名并獲表彰。

  武威市圍繞“感悟中華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賦能鄉村振興,暢游自在武威”主題,精心策劃多項主題活動,實施旅游惠民政策,有力助推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據統計,5月22日,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等文化旅游景區迎來今年旅游新高峰,當日單個景區游客均超過2000人次。

  活化利用  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內容。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加強與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門聯動,聯合住建部門印發《貫徹落實〈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的工作方案》,持續開展文物安全檢查30多次,天祝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武威市爭取2022年度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組織實施大云寺、山陜會館等文物保護工程7個,謀劃申報文物保護項目和安全防護工程40余個,不斷提升文物技防水平。

古浪戰役紀念館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斷增長,文化日益成為支配旅游活動的精神支柱和旅游經濟的重要引領。市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和當地特色文化,在中國旅游日、國際博物館日、端午、中秋等節慶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研學主題文化活動,還通過微信公眾號開設“把武博講給你聽”欄目,使歷史文化元素的印記融入現代生活中,讓文物“發聲”,讓歷史“說話”。為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博物館傳播體系,市博物館、涼州戰役紀念館成功納入國家免費開放博物館序列,積極爭取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五涼文化博物館納入國有博物館紀念館序列,推薦指導市博物館申報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博物館天梯山石窟專題展獲2022年度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

  另外,在補齊非遺保護傳承短板方面,武威市積極爭取2022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保護資金,完成2021年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自評估工作,集中評選出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56項。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