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人聚。朗朗的武威中秋月光下,捧起一塊塊香甜美味的文創月餅,從“隴右學宮之冠”文廟的狀元橋走過,耳邊響起孔子的諄諄教誨。沐浴著皎潔的月光,在巍巍白塔的叢林里走過,依稀感受到公元13世紀,薩班與闊端握手的溫度。在鳩摩羅什寺,看見翻譯家鳩摩羅什粗陋的布鞋從門前走過。月光正好,天梯山、蓮花山撲面而來。南城門樓的巍峨壯麗中,大漢天馬一聲聲吶喊……這是武威的中秋節,這是武威文創月餅在講述令人心醉的大美武威。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來臨,近日,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組織指導武威食品企業開發了系列文創月餅——涼州八景月餅、月圓涼州(涼州會盟)月餅、八景茶等,已經面世的有藜麥月餅、蕎麥月餅、百合月餅……創意讓廣大游客和本地市民購買的不僅是月餅,更是文化。中秋節日不僅是團圓,更是武威故事。武威文創月餅一經上市,便受到了人們的熱捧。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為最大程度地開發利用武威當地節日特色食品,并結合中秋節的文化淵源,充分挖掘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講好武威故事。在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的組織指導下,武威市涼州區九天食品公司引進廣式月餅和蘇式月餅制作工藝,發揮當地農產品優質食材的特點,利用高原特有農作物制作出飽含當地文化韻味的新型口味月餅。

據涼州區九天食品公司總經理張福泉介紹,“春曉”系列文創月餅經過長時間挖掘研制,其面皮制作、餡料拌制等工藝均獨樹一幟,月餅面皮以古浪紅禿頭小麥粉和民勤白永糧小麥粉為主,餡料以天祝高原藜麥、百合、蕎麥為主,制成的月餅皮薄餡富、軟糯柔潤、可咸可甜。餅面表皮武威文創特色圖案精致傳神、花紋清晰、凹凸有致、造型美觀、色澤金黃、包裝講究。無論視覺和口感,都讓游客和市民唇齒間品味出文化的味道。
- 2022-08-25千里同心謀發展 攜手并進啟新程 ——天祝縣東西部協作工作綜述
- 2022-08-25國網宕昌縣供電公司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2022-08-25甘肅省公航旅公建集團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 2022-08-25甘肅省應急管理廳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