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國內財經

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22-08-26 11:06 來源:新華網 編輯:趙滿同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

  據統計,如今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充分展現了這一工程的效益。

  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景色(2021年5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南水北調工程重大節點: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穿越黃河工程)通過驗收,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也標志著工程全線轉入正式運行階段。

  南水北調東線從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起始,長江水北上流入山東;中線從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入渠,南水千里奔流,潤澤豫冀津京。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的155個設計單元工程中,南水北調東線為68個、中線為87個。

  此次通過驗收的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國首次運用大直徑盾構施工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2005年穿黃工程開工后,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安全平穩。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來的一個重大節點,為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及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水利部將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各項準備工作,不斷提升工程綜合效益。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以北的于家莊村附近,南水北調中線干渠與高鐵、公路交織(2021年5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改變了北方一些地區供水格局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實現通水。據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統計,截至8月25日8時,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調水563.24億立方米。扣除損失,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山東供水544.24億立方米。

  專家認為,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改變了北方一些地區的供水格局,同時推動復蘇受水區河湖生態環境和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就南水北調中線而言,丹江口水庫和中線供水水質為地表水水質Ⅱ類標準及以上。河南省多地以南水取代了飲用黃河水,河北省滄州、衡水、邯鄲等地500多萬群眾因南水告別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

  受益人口超1.5億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記者從南水北調集團公司了解到,截至2021年12月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益城市42個。其中,中線受益城市24個,東線受益城市18個。

  就南水北調中線而言,南水已成為沿線一些大中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其中,北京城區供水七成以上為南水;天津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河南、河北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也因南水得到了提升。

  南水北調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南水北調東、中線總受益人口接近1.53億人。與2020年相比,受益人口增加了約1000萬人。

  這位負責人說,受益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河北省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置換工程,增加了南水受益人口781.55萬人;北京市新增使用南水的受水水廠,增加了受益人口100萬人;天津市增加受益人口100萬人。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