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歲月崢嶸,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武威市涼州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弘揚新時代武威精神,持之以恒開展南部山區林草植被保護、中部綠洲區綠化美化和北部沙區防沙治沙工作,全力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艷陽普照,綠染沙漠,涼州區長城鎮紅水村北部的騰格里沙漠又一次迎來了色彩繽紛的秋天。
時光回溯到多年前,這里還是黃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大風一起不見天,沙騎墻頭驢上房;一茬莊稼種三遍,大風絕收小風欠。”是當時鄉親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從那時起,王銀吉便和父親扛著工具,背著干糧,走進沙漠,在“廟兒墩”的沙窩漩,開始了漫長的治沙路。
“這10年來我們一家人繼續壓沙種樹,沒有停歇過, 就是在大雪窩里也要干。”王銀吉告訴記者:“我的目標就是要把沙壓好,樹種好,讓我們家鄉的生態環境有更大的變化。”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最初王銀吉和老父親摸索出背風沙、易成活的植樹地塊上千畝,自制工具,探索出秋壓沙,春植樹的好辦法,到如今全區“向沙漠要地”的勇毅前行,深入實施省級財政防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螞蟻森林、政府專項債券、退化林分修復等林草項目,防沙治沙工作深入推進,沙化土地治理速度不斷加快,質量不斷提升,涼州區防沙治沙工作亮點紛呈?,F在的“王家沙窩”已成為一道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交相輝映、互為補益的生態長廊,生態效益初步顯現。沙漠中綠樹成蔭,沙棗花飄香,沙丘間喬灌木郁郁蔥蔥,鳥獸穿梭,一片喜人景象。

“以前我們壓沙靠的就是毛驢車,后來用的是駱駝,壓沙的速度就非常慢,現在與以前相比就有了的變化。”說起現在的變化,王銀吉不斷感慨:“還是黨的政策好,機械化設備程度提高了,我們壓沙也機械化了。”
十年,白發爬雙鬢,沙海變花海。十年,步履漸蹣跚,沙海林蔥郁。此時的壓沙英雄深情地注目著沙海,笑容掛在他的臉上。“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也參與到壓沙當中來了,我們一家人也非常開心,更加有信心和勇氣把我們涼州的沙治綠,把沙窩窩變成金窩窩、銀窩窩。”王銀吉初心如磐。
王銀吉10年生活的變化,是涼州增綠致富效應的一個縮影。十年,涼州區交出了亮眼的生態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涼州區完成沙化土地治理75.71萬畝,全區累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41.54萬畝,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十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在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領下,哪里有沙丘,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全區干部群眾大力弘揚“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武威精神,堅持不懈同風沙作斗爭,持之以恒開展防沙治沙工作。
十年來,涼州大地上多了千千萬萬的治沙身影,一個涼州人,半個治沙人,向沙漠要地,已成為涼州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十年擔當十年蝶變,一路高歌一路芬芳。如今,在涼州大地上,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在不斷延伸,山脈相連如黛,河流碧水蕩漾……一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正在涼州大地唱響。

- 2022-09-05甘肅省電力工會在隴南開展“幸福牽手”活動
- 2022-09-05中信銀行積極開展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
- 2022-09-05深情禮贊七十年 不負青山再出發——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70年發展巡禮
- 2022-09-05武威市涼州書畫院組織開展“書法進萬家”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