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進武威市民勤縣昌寧鎮,處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昌寧鎮團結和帶領全鎮干部群眾,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鎮域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了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贏。
十年來,昌寧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治理成效顯著。
四方墩生態林基地位于昌寧鎮鏵尖村西北方向,是民勤縣5個大的風沙口之一。2010年起,昌寧鎮積極銜接民間環保組織甘肅青梭公益發展中心,義務承擔四方墩治理任務,帶動勞務增收約162萬元,實現了生態治理與農民增收雙贏。鏵尖村村主任聶正平介紹說:“我們村以勞務輸出的方式參與,累計出工1.08萬人次,參與建立公益造林點153個,治理荒漠化面積2.5萬畝。”

昌寧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全力建設美麗鄉村,探索增綠和增收的雙贏之路,切實提高社會“綠色福利”,讓全民共享“綠色成果”。至目前,昌寧鎮共完成壓沙農田防護林340畝,通道綠化30.6公里,基干林網19.25畝,小游園7個、33.6畝,完成退耕還林4.72萬畝。
十年來,昌寧鎮一張藍圖繪到底,不僅努力實現“生態美鎮”目標,同時致力推動“生態強鎮”。
昌寧鎮通過發揮毗鄰金昌市的地域優勢,積極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全鎮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形成了南片以馬鈴薯、西芹、辣椒、菜心等特色蔬菜種植為主、北片以蘇武沙羊養殖為主、中部中藥材點綴的產業發展布局。蔬菜種植上形成了以鏵尖村千畝供港蔬菜基地為龍頭,各村產業示范點齊頭并進的格局;畜牧養殖上,通過鼓勵群眾從“小規模、散戶養殖”向“規?;?、集中建廠養殖”靠攏發展,逐步形成品種改良、產銷保障的標準化發展模式。全鎮種植紫花苜蓿1萬余畝,羊只存欄量達7萬余只,特色產業帶、專業村逐步成型。

永安村萬畝高效節水糧食作物種植示范點是昌寧鎮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一個縮影。昌寧鎮永安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生明介紹:“2022年,永安村堅持把水權管控和糧食安全擺在突出位置,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8個社連片推廣種植小麥和大田玉米等糧食作物,集中打造了萬畝高效節水糧食作物種植示范點。”
2022年,昌寧鎮把糧食供給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和種植計劃,堅持以水定產業,全鎮共完成糧食作物種植4.03萬畝。
建美“里子”,做靚“面子”。十年來,昌寧鎮始終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貫穿到全鎮的工作中,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與鄉村振興戰略、人居環境整治、民生實事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堅持“干”字為先、“實”字托底,村莊環境“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生活環境優美,衛生干凈整潔,日子過的非常暢快”,幸福美好的生活讓昌寧鎮中勝五社村民閆金香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在鄉村振興的發展藍圖中,美麗鄉村建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實施村莊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昌寧鎮新修通村公路20.3公里,通社水泥路3.5公里,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9817畝,安裝太陽能路燈300余盞。新建垃圾中轉站一座,配備電動垃圾車15輛,垃圾轉運車5輛,鎮容村貌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奮斗新時代,啟航新征程。昌寧鎮將持續激發內生動力,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促進昌寧鎮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昌寧鎮鎮村各級黨員干部要走在前、作表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共謀發展、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全力推進四方墩生態治理和各產業融合發展。”昌寧鎮黨委書記邱德玉說。
- 2022-09-21郵儲銀行平涼市商城支行邀約客戶舉辦“記得愛自己 情系你我他”保險沙龍活動
- 2022-09-21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聯合靖遠縣公安局送金融知識進校園
- 2022-09-21郵儲銀行古浪縣支行進村服務 助力產業發展
- 2022-09-21郵儲銀行永昌縣支行發放首筆“批發零售產業鏈”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