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定西市岷縣結合實際制定印發《關于實施“紅色領航、網格強基、全域提質”工程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意見》,深入實施“六大行動”,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開展“政治引領、思想鑄魂”行動,打造基層治理的紅色引擎。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落實省、市、縣委關于加強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決策部署,把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四個岷縣”大講堂及“黨課大家講”“百名支書談黨建”等活動,匯聚紅色“正能量”,打造治理“同心圓”。全面落實市委提出的“五包五帶”制度,督促全縣各級黨組織樹牢“維護穩定就是保障追趕發展”的思想共識和行動共識,凝聚起強化基層治理、建設平安家園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
開展“選優配強、能力提升”行動,建強基層治理的骨干隊伍。把“做人”和“做人的工作”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始終,加強調研分析研判,持續調整優化鄉鎮領導班子,不斷增強鄉鎮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堅持“選、育、管、用”相結合,大力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雙培雙帶”和“優秀能人入黨”工程,持續優化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村級后備干部等工作力量,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運用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難題,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渠道反映合理訴求,真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開展“網格優化、全域提質”行動,織牢基層治理的網格體系。在各領域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機制,健全“行政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村黨組織體系,督促社區、學校、醫院、企業等基層黨組織把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建在樓宇、科室、年級組及車間、班組上,將轄區內的人、地、物、事全部納入網格進行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火車頭”和黨員“主心骨”作用,按照“緊貼服務對象、延伸到邊到底”和“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構建“格中有責、責任到人”的工作體系,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精準化、精細化水平。
開展“組織吹哨、一線報到”行動,凝聚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前哨”“吹哨”作用,廣泛動員和帶領廣大黨員、駐村工作隊及志愿服務人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亮服務,走出機關、深入村組,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普法宣傳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服務、文明新風培育等活動,讓政策宣講進農戶、服務奉獻進農戶、慰問關懷進農戶、幫難解困進農戶,用最高的標準、最足的干勁、最優的作風為強化基層治理貢獻力量、凝聚合力。充分發揮“一約三會一榜”(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文明鄉風紅黑榜)等作用,教育引導村民自覺抵制各種陳規陋習,大力培育淳樸民風、良好家風、文明鄉風。
開展“消薄達五、追趕倍增”行動,增強基層治理的保障基礎。緊抓中央和省級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利契機,認真組織實施“書記黨建項目”,按照“1+2+2+N”模式,組建產業帶黨委、片區黨委、聯合黨委5個,推行“產業帶、片區黨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黨員+致富能人”“致富能人+低收入群眾”等模式,促進各類要素聚集,實現資源聚在產業鏈、收入增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單月自查自評、雙月督查指導、季度調度掛旗、年終綜合排名”工作機制,加大村集體經濟考核權重,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提供經費支持和基礎保障。
開展“科學督考、責任倒逼”行動,提升基層治理的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實績導向,積極構建重點任務明責定責、重要指標定責壓責、重大問題問責追責和主要領導統責督責、分管領導擔責履責、主辦人員履責盡責“閉合回環”追趕發展責任體系,倒逼責任落實。嚴格落實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辦法等“1+6”考核評價辦法,將安全生產、綜治維穩、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等工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暢通與縣紀委監委、政法、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門協調聯動,暢通12380信訪舉報渠道,堅持獎優罰劣、突出嚴管厚激,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賦能增效、保駕護航。
- 2022-09-25武威第九中學組織共青團員代表到涼州會盟紀念館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 2022-09-25科源集團明珠物業公司團支部深入學習貫徹共青團甘肅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精神
- 2022-09-25碧桂園:圍繞“1+5+N”模式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 2022-09-25讓“大思政課”在時代課堂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