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頻道 >> 股市熱點

利率市場化改革步穩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

22-10-12 08:57 來源:環球網 編輯:田洋

  本報記者 劉 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推出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改革完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深化,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今年8月末,企業貸款利率創有統計以來新低。

  “近十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總體遵循‘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既定思路展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LPR改革為核心,一系列改革舉措有效提升了央行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有效破解了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兩張皮”問題。

  LPR改革釋放紅利

  企業貸款利率創新低

  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是近十年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2019年8月20日,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正式實施。改革后的LPR由報價行根據對最優質客戶實際執行的貸款利率,綜合考慮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在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的基礎上市場化報價形成。

  在該改革前,盡管我國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放開,但仍保留存貸款基準利率,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并存的“利率雙軌”問題。銀行發放貸款時大多仍參照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特別是個別銀行通過協同行為以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定倍數設定隱性下限,對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形成了阻礙。

  “LPR改革建立了‘市場利率+央行引導,向LPR傳導,再向貸款利率傳導’的機制,使得貸款利率調整能夠及時體現貨幣政策取向,顯著改善了傳導效率。”王青表示,新的LPR在原有的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期限品種,前者主要為企業短期貸款利率提供定價參考,后者則是包括居民房貸在內的各類中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基礎。這也為人民銀行根據實體經濟及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實施靈活的差異化調控提供了重要政策工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在解決“利率雙軌”問題的同時,還加深了LPR的市場化程度,促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

  LPR改革后的首期報價,1年期品種為4.25%,5年期以上品種為4.85%;今年9月份的最新一期報價,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65%、4.3%。

  隨著LPR改革效果逐步釋放,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提升,帶動企業貸款利率下降。LPR改革以來,企業貸款利率從2019年7月份的5.32%降至2022年8月份的4.05%,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

  存款利率市場化機制逐步健全

  激發實體經濟信貸需求

  在LPR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的同時,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穩步推進。

  2021年6月份,人民銀行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準利率乘以一定倍數形成,改為加上一定基點確定。這既維護銀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價權,也有利于引導降低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優化定期存款期限結構,促進市場有序競爭,提高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由于存款市場競爭激烈,在實際執行中,很多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接近自律上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市場利率有效傳導。今年4月份,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利率水平。

  王青表示,該機制的核心是將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與1年期LPR報價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聯接起來,推動貨幣政策更加有效地向存款利率傳導,進一步解決了存款利率難以隨市場利率及時有效調整的問題。這將有效降低銀行存款成本,增加報價行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進而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激發實體經濟信貸需求,以寬信用助力穩增長。

  隨著存款利率市場化機制的逐步健全,2022年9月中旬,國有商業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帶動其他銀行跟隨調整。其中,很多銀行還調整了存款掛牌利率,這是自2015年10月份以來第一次。

  人民銀行稱,這是銀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穩定負債成本的主動行為,顯示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

  明明表示,9月份存款利率整體調降的幅度為10個基點,但是定期利率下調幅度普遍大于活期存款。華夏、恒豐等8家銀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顯著大于1年期。非對稱調降存款利率,一方面優化了銀行存款結構,穩定和改善了銀行的負債成本;一方面傳導至貸款利率端,為后續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調提供了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