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余璐)2021年10月12日,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開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新篇章。一年來,國家公園已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在生態保護上取得新進展。

三江源國家公園。受訪者供圖
長江正源、黃河正源區域正式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范圍,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建設,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得以提升。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等野生動物數量大幅增長。

大熊貓國家公園。受訪者供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整合、撤并原分屬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管理的73個自然保護地,大熊貓局域種群的棲息地聯通和基因交流逐步恢復,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量的72%得到了有效保護。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雪景。受訪者供圖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暢通虎豹跨境遷徙通道,實現了野生東北虎、東北豹從跨境游走覓食到境內定居繁殖擴散的轉變,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數量分別達到50只以上、60只以上,“虎嘯山林”得以重現。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受訪者供圖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雨林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近兩年新增3只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增加到目前的5群36只。

武夷山國家公園。受訪者供圖
江西武夷山區域正式納入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范圍,實現了對武夷山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的整體保護。
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表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新。第一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陜西、甘肅、吉林、黑龍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個省區,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根據規劃,我國將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唐小平介紹,綜合考慮自然地理格局、生態功能格局、生物多樣性和典型景觀分布特征,我國編制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遴選出50個左右的國家公園候選區,總面積約占國土陸域面積的10%,將保護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系統和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
據了解,目前,原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和黃河口、秦嶺、南嶺、羌塘、卡拉麥里等12個國家公園候選區正在積極開展創建工作。下一步,我國將在青藏高原構建國家公園群,積極、穩妥、有序建設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 2022-10-13秸稈還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超88%
- 2022-10-12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慶陽華池通用機場項目建設完工
- 2022-10-12敦煌:新時代文明實踐“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2022-10-12國網禮縣供電公司:黨員做先鋒 秋檢筑安全





